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思维导图创新与整理的利器 [复制链接]

1#

说到记忆力,它与“创新”一词脱不了关系。记忆力的学习强调一个“创”字,大脑联想创造出天马行空的场景;同时它也强调一个“新”字,新鲜夸张的画面会代替一成不变的思维,从而使我们记得更加牢靠。“创新”一词仿佛是大脑思维运动的加速酶,它指引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思维、新的机会、新的人生。

你可能曾经擅长创造性思维,总是对学习、工作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最终都被人说成不切实际而没有付诸行动将其实现。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渐渐地让我们淡忘了这种能够改变不满现状的思维习惯,大脑因习惯于平常而变得懒惰。学习中也许会遇到对一个作文题目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思路下笔;记了一大堆笔记却很少主动地复习;各科的知识板块太多太零散,完全记不住也不知道怎么将知识点归类整理的情况。在工作中,领导布置一个活动的策划,却完全没有思路拿出方案;进行一个小组讨论,讨论了很久也没有结果。在此,我们便需要一个打破陈旧思考状态的思维工具,它就是“思维导图”。

市面上有大量关于思维导图学习的书籍,也有不少培训机构有思维导图的传授课程,但就我个人的学习过程及经验而言,外文翻译过来的书籍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思路,在表达习惯方面也许看了很多书依然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至少我在学习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会。因此,本书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不做过多作用和效果方面的文字描述,你只要知道它是大脑整理思路和创新思路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整理思路的画图笔记,在我们遇到事情需要“想办法”的时候,运用这种工具就更容易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思维导图的发明者是东尼·博赞(TonyBuzan)先生,因此他闻名国际,至今他已经出版了80多本图书。他所发明的思维导图几乎成为世界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学习的课程,同时,他也是“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发起人之一。在国际社会上,波音、微软、IBM、索尼、三星、甲骨文、摩根、英国电信等大公司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工作中解决问题,也有不少思维导图运用的经典案例。各个大学也逐渐开设有思维导图方法的专门选修课程,在国内,也开始有一些实验中小学在普及这种思维方法。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动手画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你只有通过实际制作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思维导图的各种好处。

说得简单一点,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发散式的笔记,但是它的重点在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会让我们原本对遇到的问题没有任何想法的状态变得开始有想法,逐渐想到问题突破口,慢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绘制一张思维导图一般有四个步骤,它具有“创新”和“整理”两个大的功能,“创新”功能多用于企业管理、研发等,“整理”功能多用于学习的整理、记忆等。在此,我们以创新性为主,以《如何研发一款新型沙发》为题,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第一步:绘制中心图

我们在接到一个任务或者课题的时候,如果不是已经有了充分的累积和准备,很难一时想到满意的方案,也往往觉得没有灵感而想很久。我们在本书的第4章已经详细讲了发散思维的方法,思维导图的原理就是运用了发散思维,所以在接到一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发散思维将最能代表这个题目的物品画到图的中心,它相当于标题。这里的题目不是一个抽象的事物,主体是沙发,因此直接画沙发为中心图。

对第一步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画不好怎么办?

思维导图是通过画图的过程来辅助和推动我们的思维,画得好当然会更漂亮一些,绘制完以后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而反复欣赏。但是,它并不是画画比赛,注重的是过程。

第二步:绘制主干

绘制主干是整个思维导图绘制最关键的一步,也正是这一步的绘制方法会引导我们高效、精准、具体地思考问题。比如给出的思维导图题目“如何研发一款新型沙发”,根据大脑思考的原理,首先大脑会浮现一些零散的关键词,比如“好看”“可以折叠”“易清洁”等,但是这些概念都比较虚,明显不可能作为一个方案拿出来,而通常在整个部门的讨论当中,针对各种问题又会各种讨论最终拿不出定论也比较低效。

在此,我们就要运用思维导图“将发散思维具体化”的作用,先根据刚才提出的概念,按类型进行分类,比如提到的“好看”,它属于款式;“可以折叠”属于功能;“易清洁”可以归类于材质;那么我们就需要把款式、材质、功能这三个分类用不同的颜色画成主干并在主干上面写上关键字。这里必须注意,当我们将“款式”画成主干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有将沙发设计成单人、多人等各种新的想法,这时我们暂时不要往下发散,这在工作讨论中并不高效,所以,既然将“款式”定为了主干,我们就应该优先思考和主干属于同一级的其他主干,即考虑款式以外的问题。比如想在沙发上有充电器插孔,那么这个想法属于“功能”,因此画上功能的主干,又想到可以设计成懒人沙发式,但是它还是属于“功能”这一主干,暂且不作过多讨论,应该再向“功能”以外的问题考虑,比如方便打扫,这又属于“材质”,所以再画上材质的主干,依此类推。当你严格按这样的步骤来绘制这幅思维导图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大大提高了你的工作效率,每一步都引导自己去想新的内容和创意,我们在绘制的过程中竟然无形地推着自己的思路向前,并从没有思路变成了有思路,从无到有,这就是思维导图的神奇之处。

思维导图作为大脑三大工具(快速记忆、快速阅读、思维导图)之一,它的运用非常广泛,既然是一种思维工具,那就和记忆力的训练一样需要我们去熟练,每一个刚学习思维导图的人都很难在前几次绘制的过程中就领会它真正的好处,它是一种思考的艺术,你仅仅要做的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改变在脑子里空想的习惯,拿出彩色笔和纸画一下思维导图,也许你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注:专注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数十位世界记忆大师联合打造高效记忆法,涉及脑力开发,提高记忆力,快速阅读等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