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个世界有无缘无故的爱曾经无比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直到我和我的家人就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被素不相识的人无缘无故的爱着,于是我不能不信,于是我学着把这个爱传递出去,这是这四年来给我最大的改变。我刚刚来澳洲的时候在网上学英语认识了一个澳洲老人Jo,她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外孙,生活也并不富裕,七十多岁了还在工作,每周还会花二十个小时教新移民英语,我和她就这样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四年来,她在每一个节日都不会忘记给我寄张贺卡,买个礼物,时常在重要的节日(圣诞,春节)里邀请我们全家去她家吃饭,平日里也常常发个信息问寒问暖。我直到今天也找不到她这样爱我们的原因。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传递出的温暖打动了我的内心,我能做的就是把它传递出去。我太太常常问我,我们能做到像Jo这样去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爱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吗?我说,现在都还做不到,但至少我们可以慢慢尝试去做。我用四十年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日渐冷漠,我也变得麻木。澳洲用四年温暖了我的灵*。这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被爱,也见证了很多类似的感人故事,我的灵*也在一天天被洁净,如果有一天,我学会了这样爱别人,这一定是移民带给我的最大领悟。二、孩子们正在经历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教育我从小听话,一路乖孩子长大。我是父母眼中的好儿子,不招惹是非,不离经叛道。我是老师总会提起的好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于是我读了大学,拿了硕士,在中国生活的四十年,生活起起伏伏,但总体顺风顺水。我以为以这样的人生积淀在任何地方都能有我的立足,在澳洲的这四年,时刻在品读为何澳洲是一个发达国家,为何我尝试融入的努力是那么困难?我经历了语言的瓶颈,但最终发觉语言好坏是个假象,比语言更重要的是沟通。我原以为是文化的碰撞,但最终明白比文化差异更缺乏的是普世价值下逻辑的缺失。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复盘人生,那是我受过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深深的改变了我。而要改变这一切,没有几代人完全做不到。幸运的是,在澳洲,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我跟踪着读初二的儿子的每一门课,我深信,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是独立思考,是普世价值,是不媚上不媚俗。它也教勾股定律,但它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a2+b2=c2,它让初二的孩子们去通过剪纸明白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它就是用这样的笨方法历练孩子们的推理思维而不是历练记忆。它也有历史课,它教授”大跃进“,它教”幕府时代“,但老师并没有告诉什么是大跃进,幕府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老师给每个孩子一本书”FreedomSwimmer“,留了作业,让每个孩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出自己读后感,和自己理解的大跃进。于是我看到我儿子在网上查了很多相关的正史野史,最终我也没有看到老师给的定论,但我看到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它也上地理课,但我没有看到课本,我也没有听到孩子回家背什么是卡斯特地貌,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我看到了孩子们三个人一个小组在做一个大的课题,”南美洲的各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地图(预期寿命,人口数和污染分布关系)“,依然,没有教材,只有题目,所有的一切信息来自网络,来自图书馆,二个礼拜后,我惊讶的看到儿子拿出了非常规整的五页PPT准备在课堂上演讲展示。它教木工,电工,它教孩子们研究布料成分,学习服装设计,它有专门的课让孩子学着做中西餐食和食物科技,它教孩子开发程序,教动画制作,影视制作,每一所学校都是蓝翔技校。我现在明白,这个教育在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我们的教育只负责让孩子明白怎么考试。三、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也没有谁比谁更难上帝在我四十四岁的时候给了我又一个天使,我们在独自带孩子的八个月里体会着艰辛和生活不易。时常会被问到你们怎么没有老人来帮你?你们这么大年龄生孩子,真有勇气,自己带孩子真不容易!带了孩子就不能上班,你们怎么生活呢?是的,尽管我尽最大努力分担,但很多时候,我太太都是一个人在带两个孩子,管老大的一日三餐,管老二的吃喝拉撒睡。有时候她也疲惫不堪,她也想过埋怨,但她讲给我的故事激励着她也激励着我。她时常出门溜娃,结识了很多澳洲妈妈,她说她看到的每一个澳洲妈妈都比我们强大,一个带两甚至三个,也没有人帮着,也没见人家喊累哭爹喊妈。她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别人没有义务帮我们来带,即便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如果澳洲的妈妈可以独自带娃,我就没有理由做不到。”她认识的一个单亲妈妈Judith,一个人带娃还要上班,同时还在攻读Physio的硕士课程,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早上Judith穿着职业装推着孩子出门,先送孩子去ChildCare,再赶火车上班。移民的四年,让我明白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没有谁比谁容易,也没有谁比谁更难,很多时候,你看到别人微笑,那是你不知道其实他们也在负重前行。四、比起吃苦,我们可能还差很多很多中国人是最勤劳最能吃苦的民族,现在看来,可能是个误导。我就常想,自古以来我们就最勤劳,能吃苦,又有智慧,那么除了年前的中华文明,我们中国人给这个世界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科技,艺术,文化?如果没有,我们吃的苦和付出的勤劳最终转化成了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评价美国总统前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班农的勤奋,说有人推荐王阳明的心学给他,他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就可以很有见地的开始讲“致良知”。而我用了一年也没搞明白诘屈聱牙的心学到底在讲点什么?有人问科比,你取得伟大成就的秘诀是什么?科比说:我知道洛杉矶每天清晨四点的样子。我知道悉尼清晨五点的样子。我有时需要清晨五点钟去NorthernBeach挣钱养家,那个时间,寂静的马路上除了像我一样上早班的人们就是马路边晨跑和骑公路车锻炼的人们,每一次我都对他们心怀敬意,我认识的很多澳洲人,都是在早晨四点半起床,先去锻炼一个小时,再开车上班。我的邻居Nick,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澳洲人,他每天四点半起床,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半小时,然后开车去上班,晚上在读一个出了名难通过的网络课程,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拼?他说:我要想更好的生活,就要更努力的付出,体力或者脑力,如果有梦想,为什么不做呢?我已经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但相比我见到的澳洲人,无论脑力还是体力,我的勤奋还差很多很多。五、基础文明和现代文明我和儿子有个约定,有空的时候回家给我讲讲他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无论数学,科学,历史,地理,英文我都有浓厚的兴趣。上个礼拜五,儿子说,爸爸,我给你讲讲基础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区别吧。讲完后,他说,爸爸,我觉得我们中国距离现代文明太远了,现在要做的是先尽量提高基础文明吧,我心里一阵苦涩,却也不得不认同。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人们腰包鼓鼓,出国旅游,定居人数每年都以千万记,然而,来自文明世界的反馈却让人笑不出来:请勿随地吐痰,请勿大声喧哗,请勿在喷泉池里洗脚,请勿蹲在马桶上小便,请勿攀爬树木…我开始怀疑古人说的”仓禀实知礼节“了,按道理我们现在早就不差钱了,可是为什么基础文明还是上不去呢?记不清美国的哪个官员在中国常驻了三年后回到美国接受采访说:当前中国最需要的不是现代科技,而是基础文明。心痛不已。要说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没有基础文明,恐怕大多数人一时难以接受,但却是一个悲哀的现实。所谓基础文明,这些东西现在称为普世价值,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懂得,除非你还是个野蛮人。可悲哀的现实是,我们有钱,我们无比重视教育,可在基础文明这一点上,我们还都是野蛮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