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犹太富翁的教子课》作者:德川。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犹太家庭的习惯养成教育课
态度要冷静。许多父母工作一天后,劳累与烦躁使得心情很不好,这种情绪波动发泄给孩子。当看到孩子做了一些让自己恼火的事,就对孩子大动肝火,这是不对的,也是不科学的,这样对孩子是一个打击。不要因一些小事就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可能从此不再和父母交流。
表露你的怀疑。孩子如果倾诉了一些挫折、失意的事,在父母看来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如别人抢了他的东西;在托儿所吃饭时,教师把他喜欢的碗分发给了别人等等,父母都应表示出相应的理解、同情。这样就会使孩子不愉快的心情得到宣泄和抚慰,以后孩子就更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心中有什么事都愿意和父母探讨。
父爱比母爱更重要
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他们勇敢、果断、眼界开阔、事业心强。女孩子受了父亲的良好的影响,成人后会更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与事业。
一个犹太教育学家在耶路撒冷大学谈到教育时说:
“小时候,我常挨父亲打,原因是我淘气不听父亲的话,而父亲的脾气又很不好,但说实话,我今天所得到的一切真不是爸爸“打”出来的,而是我明白事理之后努力得来的。”
能获得父爱,并得到父亲经常陪伴的孩子,通常在智能上发育较好。那些长期生活在女性群中的孩子,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较容易出现偏差,例如易担惊受怕、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或多愁善感。专家们称这种症状为“缺乏父爱综合症”。
获得父爱,可以使男孩子较好地肯定自己的性别并进行“角色认同”。这种认同的结果使男孩子更乐意模仿同性别的父亲,对其将来的性别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缺乏父爱,男孩子的性格易变得女性化,缺乏应有的男子汉气,甚至于会造成心理异常。
获得父爱的女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教育心理学家们证实,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他们勇敢、果断、眼界开阔、事业心强。女孩子受了父亲的良好的影响,成人后会更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与事业。
犹太儿童教育家拉什认为,不仅要重视儿童智能因素的开发,还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自信心、进取心、不自卑等。事实证明,对这些品德的培养,父亲所起的作用比母亲更为重要。因此父亲要以自己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去影响孩子。
培养孩子扮演教师的角色
让孩子在家庭中“扮演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就可以非常快速地吸收所学的知识。找到自信的方法,并发现自己的价值。
贝恩亚尼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为了把他引上学习之路,不识字的母亲也拿起了笔,并让儿子贝恩亚尼当她的教师。小贝恩亚尼很惊讶母亲这么大年龄还请他当教师,他很兴奋。为了当好母亲的教师,他不得不自己好好学习。每天傍晚,邻居总看到一个孩子在向一个中年妇女讲授功课。
在不知不觉中,贝恩亚尼的功课进步很大。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以色列最好的中学。
智慧在哪里呢?一项脑力测验表明:
学生只能吸收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百分之十左右。如果一个学生自己阅读材料,那么其吸收率将急速提高到70%左右。如果学生再将所学的内容教给别人,无论他是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还是在合作性的学习环境下讲授,孩子将掌握有关内容的90%。
因此,这一理念就非常明显。如果在家庭中父母把孩子放在教师的位置上,他们所学会的东西就越多。
一位从教多年的犹太教师比尔拉兹说:
“有人问我是如何将那些糟糕透顶的小语法规则记住的?我回答说,那是我在教别人的过程中,更多更详细、更为深入地学会了这些东西。”
这位教师说,如果你刚刚从大学的哲学系毕业,你是不能把那么一大堆比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这些人的理论熟记于胸的。在你教学的过程中,你就不知不觉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且了如指掌。
通过以上的事实说明,如果你注意培养孩子在家庭中“扮演教师”的角色,孩子就可能主动开发相关技能。这些技能以后将使他跃升为班里领袖人物的位置上,从而使他承担起指导性、领导性的责任。
很多教育家认为,让孩子在家庭中“扮演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就可以非常快速地吸收所学的知识。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这样让孩子来扮演教师:
让孩子把一些问题讲给父母,父母可以扮作学生,虚心向孩子请教各种有着孩子所要掌握的问题与知识。很多教育家认为,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因为这种参与有着很大的价值,它要求父母与孩子一同度过一段高质量的时光。
这种活动很简单,其价值却是不可低估。这个活动要求孩子把家庭作业中不易理解的概念解释给父母听。或者学校当前正在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
在孩子讲课时,父母要尽量装得“无知”一点,这样可能会让孩子讲得更为详细,又能把孩子放在讲述某一问题的幸运位置上,就像是教师在课堂提问学生一样。
当然,这种家庭游戏最初可能让父母与孩子都觉得无聊,只要坚持下来,很快就能发展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晚餐时的谈话就会出现很多有价值的内容。这些谈话也就变得越来越成熟,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所掌握的东西比你所掌握的东西还要多。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对以前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突然之间会找到答案,找到了解决的思路。
给孩子购买数个小娃娃,让孩子给这些小娃娃讲课。这在家庭中是最为有趣的一件事。
综上所述,多鼓励孩子“扮演教师”是非常有效果的。在这样的游戏当中,孩子会找到自信的方法,并发现自己的价值。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新的发明与创造,就无法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新的问题,人类社会就无法前进。
这是犹太家庭教育中一则很有代表性的故事:
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极为刻板与严谨的人,每天的生活极有规律。儿子却是一个调皮的家伙,精力充沛,整天在不停地动,总是弄坏东西,总是在为不当的行为挨揍。
有一次,这个孩子把他父母的表拆开了,他只不过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并试图把这表修好,结果失败了。孩子的父亲发现这个情况之后,气得暴跳如雷,拿起木棒就打这个孩子,打得这个孩子皮开肉绽。这位粗暴的父亲在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后,又碍于面子不愿意向孩子认错。
这个可怜的孩子才八九岁,每天却都生活在忧郁之中,他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恨意。终于有一天,他跟着一个马戏团出走了。
自由固然不能脱离纪律的约束,但是纪律和制度也不能固定和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
犹太教育家塞宾尼思认为,纪律远远比不上孩子自由的天性、活泼的心灵。教育者不但不应该压制,相反还应当培育孩子的这些素质。纪律应当为孩子的自由发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服务,而不能让一些陈规压制了孩子的美好天性。
教育家认为,上面那个父亲对离家出走的孩子如果引导得法,那么孩子足可以在机械方面得到发展,完全可以成为一位发明家或者是科学家。然而,在不合理的家庭教育中,他只能选择去当流浪汉过自由的生活。
这位父亲,如果他把这样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领到钟表店让孩子看个够,或者说是把钟表的原理讲给孩子,那么什么事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