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说,她两岁的儿子最近越来越喜欢乱扔东西。无论是是餐具、玩具还是衣服和绘本,不管是什么都会抓起来一通扔,而且扔完之后还开心的哈哈大笑。孩子在前边扔,婆婆跟在后边捡。
小影说孩子的这种行为应该制止,婆婆说淘气的宝宝才是健康成长的好孩子,让他扔吧,还说这也能够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小孩子扔东西的过程中,确实也能增强他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一般的小宝宝都特别喜欢扔东西,无论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他们都会往地上扔。家长都习惯了捡起来再继续让孩子玩,孩子拿到手里之后还会扔出去。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家长有的时候会很生气,甚至会训斥孩子。
但孩子在扔东西的这些简单动作里,正在探寻奥秘,他们能够感受到空间的变化。所以说,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扔东西的行为,这其实是动作敏感期到了。
关于儿童动作敏感期
从宝宝出生起,他们就进入了一个动作敏感期,无论是干什么,他们都很快就会学会,小到用嘴吸乳汁,大到爬行走路等等,这些都是婴儿们在动作敏感期的一些正常表现,在孩子2-3岁的时候,扔东西就会成为他们常常玩的游戏了。
动作敏感期一般会从出生持续到孩子6岁左右。
孩子爱扔东西,还有哪些原因?
1、满足求知的欲望
宝宝在能够独立行走之后,他的行动力和活动的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拓展空间。扔东西可以满足他们想要学习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有探索的心理需求。宝宝会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反复的观察。
他们发现,有的东西一下子就能扔出去很远,有的却怎么用力都扔不远。还有的新玩具扔出去是往上飞,而有的是扔了会往下落。每一个物品扔出去,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小宝宝扔东西是在学习中成长的过程,也满足了求知的欲望。《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理论是:孩子和成年人不同,他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可以坐在那儿静静地思考问题,孩子必须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触摸事物,甚至是扔东西,用实际地摆弄和操作来认识世界。
2、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的孩子扔东西,是为了增加家长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