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魔方中的ldquo数学原理rdqu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最常见的×魔方是一个立方体,由26个小方块组成,结构简单但很精巧。一般地讲,魔方每个方向有个可转动的层,个方向共有9个可转动层。各个面上的颜色按一定方式排列的称为“标准魔方”,即选用白、黄、红、绿、橙、蓝六种颜色,排列方式是:黄上、白下、蓝前、绿后、红右、橙左。

魔方中的“魔力

29年前,魔方刚刚诞生之际,第一次被带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介绍给与会学者时,这些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逻辑判断力和空间整合力的大教授们,也面对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玩意儿干瞪眼。

小小的魔方中,真的带有魔力吗?为什么步骤简单的转动,却难以依样逆转呢?

其实,逆转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需要和初始打乱的顺序一步步完全对应才行,而想通过捷径恢复原始状态的转法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一只普通的×魔方,可以转出不同颜色的状态数是一个你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4,,00,,,,种。在这个数量级上进行的运算,不是人脑可以承担的工作。

那么,一只被打乱的魔方难道就此无法复原,成为千古悬案了吗?别担心,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首选的研究对象,魔方的奥秘,正在通过数学方法解决。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群论,是专门研究对称性的科学。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以“告诉操作者魔方转到什么状态”的科学。通过群论,数学家们求出的任何状态下的魔方,其恢复初始状态的解答方法最多需要52转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短的复原方法。但是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怎样从一个状态经过最少的转动而达到另一个状态,也没有人知道怎样求得离开初始态有多远。这些问题你可得严肃看待:它们都是困扰世界数学界多年的大难题。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世界第一个魔方协会,年,第一届世界魔方锦标赛在匈牙利????举行。全世界的魔方玩家都可以参加这些高水平魔方赛事,和世界顶尖高手一较高下。世界魔方协会比赛用的魔方,是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打乱算法进行打乱的。×魔方需要经过25步打乱。一个世界顶级的魔方玩家能在十几秒内还原一个这样的魔方。在世界锦标赛中,还有蒙眼还原魔方这样挑战人类脑力极限的比赛类别。

数独与魔方

起源自“拉丁方块”,由18世纪瑞士数学家发明的智力游戏“数独”,现在已经风靡了世界,它也可以看作是“重拍九宫”的一种变形。实际上,数独也好,魔方也好,华容道也好,在数学原理上是一致的。这也能解释这类简单的拼图(数)游戏何以如此千变万化。

寻常玩具揭示世界的奥秘

如此奥妙无穷的玩意儿,是哪位高人的发明?匈牙利人厄尔诺·鲁比克(ErnoRubik)是现代魔方的专利拥有者。这位在美术学院讲授平面图结构与画法几何学的教师,从小就醉心于研究各种结构精巧的东西。为了培养学生的立体的想象力,他设计了这种可以在两个维度上自由旋转的教具。鲁毕克制作出第一个魔方后,兴奋之余就把这个新发明随便扭了几转,结果麻烦来了——他自己也还原不回去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这个小东西,不单是一个教具那么简单。

你也许会心中稍有不服:“原理类似的玩意儿,似乎古已有之!”这话说得确有道理。我们平时常玩的智力棋“华容道”,从数学上看,就可以看作是一种一维的魔方。但“华容道”并不是这类游戏的鼻祖,它起源于我国古代出现的一种叫做“重排九宫”游戏棋,也称为八子棋:在九宫棋盘上,放置8个棋子,游戏通过移动棋子,令它们排列成另外一种图案。

但是所谓“重排九宫”的前身更古老,追根溯源,它是河图洛书中“九宫图”的一种变体。在“九宫图”中,9个基本数字的排列方式——“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被认为揭示了自然界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奥妙。而近代对魔方的研究表明,魔方旋转的数学特征,与世界中最微小的粒子——夸克的旋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嘿,你看,最古老玄学和最前沿的物理科学,就这样通过一只寻常的玩具魔方联系起来了。

伏羲时代的魔方

最早具备魔方的数学特征的是中国古老的“河图洛书”。传说远古年代,一龙马从黄河跃出,其身刻有“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大禹治水时,一神龟从洛河爬出,背上的数字排列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河图洛书概括了自然界周期性和对称性的特征,反映出东方哲学思想的精髓,后来由此衍生出《周易》。公元1世纪,河图洛书被实物化为民间的游戏棋“重排九宫”,“华容道”是重排九宫的一种翻版。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END

官方账号

————————

B站:永骏魔方

微博:永骏魔方YongJun

小红书:YJcube

点点分享点点赞点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