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当提到脑机交互其实在大众认知中已经不算什么稀罕概念了,在马斯克的一波波炒作,各家科技企业的一次次论调下,似乎脑机交互距离我们正常生活已经不再遥远。事实上,该技术确实已经大显神威,给人们带来一波又一波的震撼!
在著名科学杂志《自然》近日发表的论文报告中,就带来了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的脑机接口装置的全新应用成果。新技术下的脑机接口装置,不仅能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而且比当前所有技术都更迅速、更准确且覆盖词汇量更大。根据论文介绍,在全新设备的帮助下,一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病人能以每分钟62个英文词汇的速度进行交流,这种语速是此前类似装置的3.4倍,更加接近每分钟约个英文词汇的自然对话。并且输出正确率极高,每50个单词的词汇量正确率就高达90.9%,即便连续使用的词汇,正确率也能达到76.2%。研究团队相信这不仅是首次大词汇量解码的成功演示,更能够帮助严重瘫痪人群和失语者恢复沟通能力。
无独有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也近日在《自然》杂志分享了他们的全新成果。该论文中又分享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脑机接口装置,其能够将大脑信号同时转化为文字、语音、表情动画三种输出形式。根据失语者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每分钟能够将脑信号转化为78个英文词汇,错误率仅为25%;当使用语音模块进行转述时,一段词汇量的语句错误率仅为28.2%,当然词汇量越少错误率就越低。并且通过神经活动还能够生成出此刻测试者的内心情绪,并将其转化为动画表现形式的面部表情。这就更利于旁人去理解测试者语言表达中的情绪和心境,让交流更加自然且富有表现力。
上述所展示的成果也仅仅只是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最初级应用,随着人们对脑电波信号的不断深入研究,事实上其更能加强健康人群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健身领域,脑机交互可以即时检测健身人群的身体状态,根据健身者的脉搏、心跳、情绪状态、认知负荷程度给出合适的个性化健身方案,帮助健身者打造最适合自身的身体提升计划。
还例如应用在军事领域。通常在战场上,士兵们需要极高的洞察和判断能力,这就给士兵的物理感官增加了很大的认知负荷,很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一旦有了脑机交互功能,理论上可以将信息从一线勘察设备,如无人机、战斗机等直接传输到使用者的大脑相关区域,绕过了物理感官的使用,有效增强使用者对战场的观察、提高使用者决策的速度。
更有可能通过脑机交互,让人类与机器进行同步行动,通过大脑发出作战指令,那么这不仅能够增强士兵的行动能力、指挥能力、作战能力,甚至还可以发展无人军事行动,降低人员伤亡率。同理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各类救援活动。
而在娱乐领域,脑机交互技术也将带来全新的体验。例如,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大脑控制游戏角色的行动,实现更自由、更随心的游戏操作。在电影或音乐会等活动中,观众可以通过脑电波投票,实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好,实现更真实的互动和参与感。在智能家居领域,脑机交互技术可以实现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脑电波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更快速、更方便的家居控制。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脑机交互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文:创业天下——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