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希望教育出一个高智商的孩子,但智商的发展有60%来自父母遗传,剩下的40%是需要靠后天培养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养儿孩子就是打怪升级的过程,你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耐心才能取得成功,最近,有位新晋宝妈在群里求助,自己家的娃平时爱搞破坏、爱提问题、多动症等情况,就连学校的老师都找我谈了好几次了,但是孩子还没有任何改正。
宝妈的情绪几乎快要崩溃了,最后问道:“是不是孩子的智力出现了什么问题?”
其实,孩子小时候出现奇怪的行为,并不是我们眼中的坏习惯,而这恰恰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现。
哈佛著名心理学家埃伦温纳在其著作《天才儿童——科学培育儿童指南》中说:高智商儿童在6岁前就有迹象可循,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几个?
智商高的儿童,6岁前就有迹可循,主要体现在这3方面
1、特别爱提问
任何阶段的高智商儿童,最常见的特性就是爱提问,甚至有些时候就像是“话痨”一样,经常缠着爸爸妈妈,还喜欢跟别人交流自己的心得,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的好奇心,而这种求知欲望会不断的驱使孩子去寻找背后的答案。
其次,爱提问题的孩子大脑运转的速度非常快,他们能及时的作出反应,所以,经常提出活跃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6岁之前,“话痨”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家长可不要盲目责怪孩子。
2、常被新鲜或移动的事物吸引
孩子小时候精力都很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这一现象可累坏了不少家长,比如,当你说这东西不能吃,不能碰的时候,孩子总想自己去尝试一下,每次都惹父母生气。
但殊不知,这种特征是高智商的表现,我们纵观世界上的科学家来看,他们就是因为有超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最后才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因此,家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要多多鼓励孩子去探索未知的新鲜事物,这会更好的刺激大脑发展,让娃越来越聪明。
3、喜欢拆东西
有些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搞破坏,比如乱撕纸、拆玩具、搞恶作剧等等,这让很多家长都很无奈,但这种“奇特的行为”,却是智商高的信号。
因为孩子在拆东西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锻炼手眼脑的协调力,而这些能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大脑发展,从某种程度来看,如果孩子在这方面能力很强的话,说明孩子的大脑转动的速度很快,对知识的需求和探索欲很强。
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智力?
0-3岁孩子要重视专注力培养:
专注力是学习的基础,家长想培养出高智商的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肯定少不了的,只有你提前做好准备,孩子上课的时候才不会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这套0-3岁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脑力总动员》推荐给有需要的家长们。
游戏简单,根据0-3岁孩子的思维特征设计,10册包含大搜索、躲猫猫、找不同3种游戏。
结合了动物、衣服、小朋友、生活用品、农场、幼儿园等10种生活认知,既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又能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识。
3-6岁培养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发展:
想要开发孩子大脑,家长就要学会科学育儿,根据儿童心理学家发现:3-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父母抓住机会的话,孩子将来的智力会更高。
给孩子进行全脑开发,最好的训练者就是家长,完全没必要花高价钱让孩子上早教班,只需要采取正确的训练,就可以更好的激发大脑潜能。
益智类的游戏越来越受到家长欢迎,有眼界的父母都抓住机会,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家长需求,开发孩子的大脑,我们不妨试试《儿童全脑思维训练》。
家长系统的开发大脑非常重要,多做开发左右脑的游戏,可以更好的锻炼思维,激发大脑潜能,通过找鞋子、找位置、拼积木、部件组合等小游戏提高孩子的“艺术思维”,让孩子的思维发散,并且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专注力以及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