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
“互动阅读促多元发展”教师阅读活动——好书品读《给教师的条建议》之41~60条好书品读——《给教师的条建议》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品读书籍简介《给教师的条建议》分为上、下两篇,作者在书中采用提建议的形式,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条建议,其中前50条建议为上篇,主要论述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后50条建议为下篇,主要论述教师如何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保证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章节内容框架章节全文音频章节金句摘录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书籍的引领。
摘录一
如果不深刻理解教师所做的全部工作,不了解他对儿童所施的影响如何,那就对他的教育经验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理解不透。(第42条)
摘录二
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第43条)
摘录三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第46条)
摘录四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第51条)摘录五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第53条)
摘录六
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第55条)
章节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用心品读《给教师的条建议》,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
启示一
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要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首先意味着:要理解一件事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启示二
作为幼儿教师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哪怕是孩子一点点的进步,也要满怀深情的表扬鼓励,以此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更要有一颗爱心,时刻维护孩子的自尊,不讽刺、挖苦他们,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好好学习。
启示三
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新鲜的、紧扣时代的信息,使教学生机盎然,收效颇丰。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和再现,离不开平时的日积月累。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具有长流活水。
启示四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刻刻牢记:学知识的目的是用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要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孩子的实际水平、个体差异去实施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让孩子们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让知识“活起来”,让我们组织的每个活动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启示五
我们该如何对学习充满动力呢,强烈的学习愿望必不可少。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通过和老师的良好互动,获得学习的满足感,长此以往,有利于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作为大人,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启示六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各项活动中,要追随孩子的兴趣,从孩子的兴趣点向外延伸,帮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集中注意力和积极主动思考。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我愿坚持不断的为之努力!
《给教师的条建议》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值得我们细细地品读,领悟它的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