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36739.html一家庭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家长们绕不开的话题,但凡能聚集两三个人,最后的话题总是能归结到家庭教育上去。“听说某某家的小孩上了某老师的补习班,效果很不错,最近一次考试排名上升了十几位。”“那个谁谁,他家小孩一直在某机构学舞蹈,听说刚刚在某才艺比赛中得了一等奖。”“某某家的小孩,听说高考落榜了,你说平常那孩子成绩也挺好的,怎么突然就发挥失常了,也怪可惜的。”不仅仅是因为家长们都关心这个话题,大家讨论起来都有共鸣,更因为每当聊天结束,家长们都能实现信息上的互通有无。这就像某场大型赛事的备战阶段,教练员们先是要千方百计地摸清其他参赛选手的情况,再根据己方选手的实力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最后不但要做到料敌先机,还要保证己方选手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二虽然近年来应试教育受到了越来越激烈的批评,批评的声音不仅仅来自学生、家长和少数教育专家,有些甚至还来自官方媒体。应试教育的实质是脱胎于苏联模式的“工业化教育”,它最大的贡献是在我们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的过程中,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培育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在国家大力提倡“产业升级”、“制造业转型”的大环境下,应试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在现有的用人机制下,特别是那些相对紧缺的优质岗位,比如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相对较好的国有(事业)单位里,名牌院校毕业已经成为人事部门进行人才筛选的基本条件。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骂归骂,但是骂完之后,还是不得不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框架里。至少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所有人都在一个竞技场内,规则透明,赛程透明,虽然有点不合时宜,但还是能最大地满足大家对公平公正的需求。当前的教育体制已经成为系统性的社会问题,象牙塔内也早已不是一片净土,老师们纷纷投家长所好,私自开设校外培训班也曾一度风行。家长们在成人社会经历的一切bu,委屈不公也好,既得利益也罢,不但变成了自己难以调和的焦虑,也通过自己作为家长的“威权”,成功地传递给了下一代。三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频繁地提及教育体制改革,各大主流媒体也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报导。虽然各级主管部门纷纷出台制度给学生“减负”,但“减负”似乎总是都在路上,却从没有走进现实。没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减负”正逐渐变成一个“伪”命题,在学校减下来的课业重负,走出学校的大门后,在培训机构又变本加厉地补了回来。在现有的社会价值体系里,人才评价标准变得极度单一,所有的参赛者都必须竭尽全力,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张实现阶级跃迁的入场券。自今年9月开学以来,南京的教育主管部门实行“统一”减负行动,其中就包括不布置笔头作业,不进行各类单元测试、周测试、月测试,不允许带作业到学校批改等等措施。在家长们纷纷表达“家长已疯”、“减负=制造学渣”的质疑后,南京市教育局对“减负”行动引起的反弹做出了回应,“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和部分家长的误解。教育部门将及时纠正偏差。”。按理说,“减负”对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不应该受到广大家长们的抵触,但现实情况却是,“减负”不但解决不了学生们负担过重的问题,反而让家庭的整体教育成本大增,最终受益的反而是各类浑水摸鱼的培训机构。四据《人民直击:“量子速读”是不是骗局?》报道,“我本优秀”开展波动速读、手心识字、意念断钢勺等全脑潜能开发培训,推出5天元的寒假班、12.8万元的夫妻师资培训等。网上还流传了一段有关于“第六届国际青少儿脑力运动会”的视频,拍摄日期是年8月,视频中“密集的翻书声响起,像扑克洗牌一样,孩子们高速翻书,却不在任何一页停留。”,各种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都号称“1-5分钟看完10万字的书”、“翻得越快,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如果说“量子波动速读”还不足以缓解家长们的焦虑,紧盯教育市场的商家们总能精准地把握家长们的需求。这不,就在“量子波动速读”大热之际,一款“防走神头环”又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据介绍,此款名为“赋思头环”的产品佩戴在头上后,能实时监测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情况。尽管事件被媒体报导后,当地教育局已经责令学校暂停使用。但综合各方的态度不难看出,家长及当地教育局在事情被广泛报道之前,对学校跟商家的行为都是默许的态度。典型的特色国情,不管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如何,学生们再次毫无防备地沦为家长们集体焦虑的牺牲品,和学校、商家的免费试验品。其实不管这种“防走神头环”是否真能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但科学地讲,通过监测一个人的脑电波状态,并不能真正检测出头脑中的真实想法。也根本无法判断,孩子们是否真的在专心听课。这些监测结果不但对孩子们自己毫无用处,对老师的教学作用也极为有限。这种黑科技其实早就在实验室得到了应用,并且主要用于残障人士,让其能够通过脑电波控制假肢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对于身体健康而尚处于心理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未经任何心理评估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校园,可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在强大的监控压力下,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学生们往往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管是“量子波动速读”,还是“防走神头环”,都不会是培训机构或是商家们最后的忽悠神器。可以说这种种堪比行为艺术的闹剧背后,是一个个对未来焦虑不安,时刻准备着为了实现鱼跃龙门、阶级跃迁的目标而慌不择路的家长们。培训机构或是商家们总是能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不断地推陈出新、升级换代的,也总是会有家长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