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力,而是 [复制链接]

1#

孩子上学以后,会出各种幺蛾子,让家长受不了。上课东张西望、经常溜号。外面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老师讲的啥一问三不知。

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总是静不下心来,磨磨蹭蹭,半小时的作业,一小时都写不完。

曾看到一个孩子写作业的视频,一会弯腰捡东西,一会儿摸摸墙涂涂画画,没有安静的时候,10分钟差不多有6分钟动个不停。

陶虹在一次节目中说过,陪女儿写作业的时候,她1小时只写了3个字。气得陶虹来了脾气,差点就要吼孩子,好在理智战胜冲动,耐心陪伴下来。

这样的场景,想必在很多家庭发生过,或正在进行中。

这样写作业就是眼睁睁地浪费时间啊!如此差的专注力,学习起来肯定很吃力。看上去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是以为磨洋工,一点效率都没有。

睡眠时间不能保证,运动也没时间进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更加不利于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李玫瑾教授的观点认为,孩子将来是不是学习的料,一看眼神就知道,特征很明显!

她说:活跃的孩子,耐不下性子听课,一会儿盯老师。一会儿被窗外吸引,一会儿又注意前边的同学,知识过眼不过脑。

其实这里的意思就是: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力”,而是“专注力”。

专注力其实很多时候是大人破坏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总是打扰孩子、干涉孩子、不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专心做事、让电视陪伴孩子,专注力被一步步破坏。

比如孩子在玩积木的时候,家长看孩子搭不好,总是不请自来指导一番。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总是端水送水果,让孩子静不下心来。天上突然出现一架飞机,家长认为孩子会很感兴趣,不管孩子在干嘛,拽着孩子看。

但是,家长要认识到专注力非常重要,既然知道了就要好好呵护,耐心培养。

专注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4岁开始逐渐形成有意注意,4-8岁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要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当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才提供必要的帮助。孩子专心做事,千万不要端茶倒水伺候孩子,等孩子休息的时候,再去呵护也不迟。

给孩子读书

给孩子读书,孩子听到喜欢的故事,会情不自禁地专注起来。在读书时,要和孩子互动。家长读书,让孩子看图。

孩子发现一个新鲜事物时,家长要耐心倾听,让孩子把新发现表达出来。带着孩子一起照书中有趣的小动物、小细节,培养他的专心和耐心。

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

没有孩子不喜欢玩具,让孩子玩喜欢的玩具,比如积木、拼图,只要孩子喜欢玩,他就能很专注地坐很久。玩玩具也不会玩物丧志,玩具会启发孩子思考,能够锻炼有意识的专注力。

如,将某个小物件放在手心里倒腾,猜最后在哪只手里。或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