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抠鼻孔越变越丑不让他抠鼻孔,损失会更 [复制链接]

1#

01抠鼻孔变丑,不抠损失更大

杜威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点。然而,面对这些特点,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快速意识并作出科学引导。比如孩子出现抠鼻孔这件事。

昨天去找闺蜜,带着她19个月大的女儿一起到餐厅吃饭。一坐下,她女儿就开始抠鼻孔。闺蜜看见,就伸手拍一下,并说:“宝宝,不可以这么做哦!”

小家伙那里听得进去,转眼又开始抠鼻孔。闺蜜看到又伸手拍打她一下。她再抠,闺蜜就再拍打。连续几次,小家伙来了脾气,顿时瘪嘴就哭了起来。

闺蜜一边哄她一边说:“宝宝乖,不可以抠鼻孔,会越变越丑的。”听到这里,我打趣她说:“你让她抠,不让她抠鼻孔,损失会更大!”

虽然是打趣,但事实上,我也没乱说。0-3岁宝宝正处触觉、前庭运动和本体感觉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会让他们处于很多敏感期,如细微事物敏感期、手指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等,而这些敏感期又会对孩子的秩序感、节奏感、探索欲、观察力以及智力等奠定基础。

0-3岁孩子爱抠鼻孔、爱抠各种各样的洞洞,恰恰就是处于细微事物敏感期和手指敏感期的表现。如果家长一味阻止,却又不找科学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以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需求,那就会阻碍孩子这些能力发展,比起抠鼻孔变丑,损失只会更大!

当然,无论在哪个年代,颜值这件事对一个人的周遭际遇都会产生直观影响。孩子鼻腔软骨正处发育,越抠鼻孔越大,会对面容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他们处于各种敏感期,有抠鼻孔需求,可是出于对孩子负责,作为父母我们还是不能纵容孩子这种抠鼻孔行为。

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避免抠鼻孔,又能满足他抠各种洞洞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其更健康地成长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细微事物敏感期和手指敏感期。

02面对细微事物敏感期和手指期的孩子,聪明爸妈这样做

细微事物敏感期是蒙特利梭针对婴幼儿进行观察和研究后,发现1.5岁-4岁孩子对周遭环境的细小事物充满敏感和兴趣。于是就把其归结为孩子的“细微事物敏感期”。手指敏感期是孩子在6月后开始会依赖手配合嘴巴来感知外界和自我,2岁达到顶峰。两个敏感期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手来感知外界事物、感知自我。不同点是,细微事物敏感期是依赖眼睛来观察细小的东西,再用手去了解。而手指敏感期则大的小的事物,孩子都要触碰、扔掉、抠挖等,感知手指带来的不同力量。

面对处于这两个敏感阶段时期中任一阶段或者重叠阶段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在日常中这样来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需求。

一,吃饭时,允许他们用手抓。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孩子会用手来感知外界万物和自我。孩子在6个月后,吃辅食时常常喜欢用手抓。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用手抓食物时,往往会因为清洗“麻烦”而阻止。殊不知,抓食物行为是孩子向外界探索的表现,也是他开始感受手的功能所带来的自我力量。因此,在确保不会被食物烫伤的情况下,这里建议家长要允许3岁内的孩子用手抓食物,让他们去感受食物的触感,让他们对食物感兴趣,这样还能避免日后孩子挑食、吃饭难等问题。

二,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允许他们玩沙玩泥巴。

几乎每个孩子在与大自然接触时,都喜欢玩沙玩泥巴。不过,根据英国学者统计,超过八成的家长都会因为“脏”的问题而限制孩子在自然户外游玩中玩沙玩泥巴。殊不知,已有研究表明,玩沙玩泥巴的乐趣不仅能增进孩子感觉统合,满足他敏感期的需求,还因为泥巴里存在有机物质,从而会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促使孩子情绪稳定,提高抗焦虑能力。因此,这里建议家长们在带孩子去公园、沙滩或者商场等可以玩沙玩泥土的地方时,孩子想玩时要允许他们玩。

三,孩子撕纸时,要允许他们用手或嘴撕纸。

看到纸就咬、撕,把纸筒里的纸全部抽出来,搞得满地狼藉的孩子,对大人来说,真是很厌烦。脾气急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把孩子揍一顿。不过,这里不建议家长这么做,相反,要允许孩子这么玩纸。因为撕纸行为是在孩子6个月后出现,也就是说孩子处于手指敏感期,他们需要通过撕纸这种行为来锻炼手部肌肉,让手指灵活,达到手眼协调,甚至有的孩子撕纸过程中还将纸撕出图形,这对孩子的脑功能发育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是在自己家里,家长要允许孩子玩撕纸。

四,3岁或4岁孩子可以尝试玩剪纸。

在多种敏感期交织的阶段,我是很鼓励孩子玩剪纸的。剪纸不仅是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对于孩子的右脑开发、想象力、耐心和审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不过,剪纸对于太小的孩子来说,会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当然,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只需要折、撕、掏的剪纸,这种是可以给孩子尝试的。可是,如果需要动用剪刀的剪纸,就不建议2周岁以下的孩子玩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用剪刀剪的剪纸,在孩子3周岁或4周岁后可以尝试,它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智力趣味活动,很符合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

五,0-3岁孩子可以玩洞洞纸板书。

洞洞纸板书,同样是我个人很认可的一种方式,它所具备的功能相比起前面那些方法会更加全面。几乎我们家0-3岁的小孩,我们都会提供一本洞洞纸板书来给他玩。原因如下:

奇妙洞洞书系列,专为0-3岁敏感期孩子打造淘宝旗舰店¥¥.4购买已下架

A、洞洞纸板书都有故事情节,这可以让孩子在玩中提高认知力和阅读力。B、书中设计各种洞洞做游戏,孩子抠、挖过程可锻炼精细动作,因为要结合故事玩,所以又会激发孩子探索力和想象力,促进手脑协调。C、对于平时繁忙,一回家就很累的家长来说,洞洞纸板书可以解放家长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家长只要陪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玩就可以。如果孩子让家长一起玩,家长也可以放心,洞洞纸板书不会消耗太多脑力和精力。当然,对于买过这类书籍的家长,可能有家长会抱怨有些洞洞纸板书不够安全,会划伤孩子。那么,这里我个人推荐《奇妙洞洞书系列》,它的每册书的纸板都是环保厚纸板,不易折损、耐用抗造,更重要的是材质安全、品质高端有保障。

03抓住成长敏感期养育,事半功倍

除了以上所提供的方法,守护孩子细微事物敏感期和手指敏感期的健康发展,激发各种潜能,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这里由于篇幅有限,星主就不再赘述罗列。

有句话说:抓住孩子成长的敏感期,所有正确的养育指引都会事半功倍。

在此,希望家长们都能重视孩子这些敏感期,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合适的养育方式,助力他们激发强大的美好生命力,成长路上更顺利。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