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电影《阿凡达》全球票房大卖,电影中主角把意识放入另一个生物体的情节,在当时被认为是未来科幻式的畅想。如今,电影情节中的核心技术——“脑机接口”已然成为人工智能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变不可能为可能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简称BCI)通过采集解析大脑生物电信号,使脑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实现与外部世界的交互。这是一项被称为“注定改变未来”的前沿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正掀起新一轮产业浪潮。世界上,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数以千万计,他们由于无法通过传统的人机接口(例如键盘、手柄等)实现康复和生活自理,通常只能在病床或轮椅上活动,精神和身体承受着极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与此同时,传统的被动式康复训练因康复过程枯燥乏味,缺乏患者的主动参与,不仅康复效果有限,而且训练周期较长,导致患者经常中途放弃。基于BCI的主动康复技术,借助脑机接口技术+传统康复仪器,将患者自身的大脑运动意图(神经活动)转译为患者患肢的真实运动,帮助患者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激励其经常性地使用大脑运动区,从而积极投入到康复训练中,利用大脑强大的可塑性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效率。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上,一名截肢残疾者凭借脑机接口和机械外骨骼开出了一球,可谓脑机接口运用于康复领域的开创性案例。让人类大脑更聪明作为人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脑机接口不仅可以将大脑信号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信号,实现对机器有效控制,也可以接收来自机器的反馈,实现从外部对大脑进行干预。BCI研究涉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神经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是当下的前沿科技。近年来,中国也已启动“中国脑计划”研究,并将其明确列入“十三五”规划,众多公司积极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展开技术开发和应用探索。技术实现上,脑机接口的实现步骤分为四步:采集信号、信息解码处理、再编码、反馈。在实际应用中,脑机接口的作用机理为:通过设备接收人体的脑电波,运用其内置的传感设备过滤脑电波,然后将过滤后的脑电波转化为机器设备所能接收和传输的信号,再通过蓝牙将信号发送给PC、iOS、Android等终端设备,并通过终端设备上对应的APP辅助工具,完成用意念控制轮椅、空调、电视、洗衣机、游戏、电话等。注定改变未来毋庸置疑,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起到了积极作用。除了医疗领域,这项革命性的技术还可应用于大脑训练、教育等多个领域。脑机接口生物反馈训练即大脑训练,是基于脑机接口技术,辅以高性能脑电采集设备,实时采集人的脑电波,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密的算法分析、科学解读,将分析结果与大脑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研究,并针对大脑的“可提升空间”(记忆力、注意力、学习力、左右脑优势等)制定出一套训练方案。通过此种形式,可让学员在游戏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大脑的弱项进行训练,逐步提升指标,最终让大脑的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此外,脑机接口在针对问题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闭、抑郁、网瘾戒断等)治疗、成年人大脑开发、脑力工作者减压、中老年人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等领域的应用也如火如荼。未来,随着脑机接口研发应用企业的不断努力,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电影中“未来科幻式”的畅想将成为现实。
—END—
杂志
互动阅读颠覆传统体验杂志
智能语音唤醒信息生活杂志
e-AI开启智能时代大门杂志
备受热捧的“网红”食品
杂志
利用人工智能打好全球抗疫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