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劳动教育成为“五育”之一,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而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活动。
壹教育被窄化成只有智育的教育当下教育,差不多都是把孩子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他们强行灌输知识,通过拼时间、拼身体、拼生命去获取分数,死整蛮干成了教育战无不胜的法宝,应试也似乎成了教育的唯一属性,教育被窄化成只有智育的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却往往因“教书”而忽视“育人”,体育、艺术教育作为孩子身体成长与精神发育的重要支撑,也常常因一时半会儿无助于分数的提升,被视为可有可无。对于劳动教育更是完全缺位。主要表现在:1
疏远劳动
有资料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中国孩子不仅参加劳动时间少,而且接受劳动教育的时间更少。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教育课,但是不少学校迫于应试的压力,一切为应试让路,劳动教育课要么被视为“豆芽科”,要么被语文、数学所代替。2
鄙视劳动
当下的不重视劳动教育,让一些学生不仅轻视劳动,而且还看不起劳动,更看不起劳动者。一个不懂得劳动的人,就很难尊重劳动者,也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他们踏入社会以后,要么不尊重环卫工、外卖小哥、小摊贩,动辄引发矛盾和冲突,要么变得好逸恶劳,既想过好日子,又不想付出劳动,最后可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3
有教无劳
一些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以课代劳,用讲的方式代替了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们摇头晃脑所吟诵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算是所接受的一种最现实的课堂版劳动教育。他们在作文课上写“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因从未参加过劳动而不得不发挥想像,千方百计地杜撰,这也算是他们所经历的最具讽刺意味的“精神性”劳动之旅。4
有劳无教
为劳动而劳动,劳动也仅仅是作作秀,走走形式,劳动与教育完全脱节,劳动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5
以劳代罚
一旦有学生违纪,或者者拖欠作业、考试排名靠后,有的学校和老师便罚学生打扫卫生、擦洗门窗,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工具,长此以往,让学生更加畏惧劳动。只有智育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巨婴,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个“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书呆子。贰教育的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常常在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教育绝不是为了考一所好大学,学一个好专业,找一份好工作,将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也绝不是为了考一个高分数,为老师挣够面子,为学校赢得声誉和掌声,而在于提升人的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教的孩子,能成为精英的毕竟很少,绝大多数都会像我们一样,成为普通劳动者。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育能够给人以基本的素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或成绩很差,是考试的失败者,就哪怕今后上不了好大学,如果在我们的学校,从小能够接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接受到应有的劳动教育,他今后至少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同样能够有信心地适应生活,面对未来。我甚至还以为,就即或是他今后成为一个打工仔,他都可以靠勤劳的双手打拼奋斗,创造财富,养家度日,让自己拥有一个体体面面的人生。相对于那些考高分,读名校的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不会铺床铺,甚至连系鞋带都不会,48岁读博,还要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学生,又有什么用呢?叁没有劳动教育,就没有学生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参与劳动不仅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而且能把这个世界装在身体里。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人格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和发展人的关键能力。
马卡连柯说:“劳动教育最大的益处在于人的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
一方面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持续发展。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有教育就有劳动,有劳动就有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关乎人一辈子的教育,终身的教育,而不是一时半载的教育。劳动教育会贯穿并伴随于人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多元发展。通过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学会劳动技能,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他们的劳动品质,塑造他们的劳动思维,增进他们与劳动大众的情感。
同时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融通发展。劳动教育具有强大的关联与融通性,“劳育”能够带动并有助于其它“四育”。在劳动中,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的意义,磨练顽强的的意志,涵养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因而能“树德”;劳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能“益智”;通过劳动可以活动肢体,愉悦身心,强筋壮骨,强健体魄,因而能“健体”;孩子们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感知劳动的美、创造劳动的美、品味劳动的美,提高他们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因而能“向美”。
除此以外,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深刻发展。劳动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教育给学生们带来的学习与认知,不是单向的着力,而是让学生在身、心、灵三个维度上去体验和强化,因而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影响深刻。卢梭在《爱弥尔》中说:“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
肆我对劳动教育的理解1
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极力主张生活教育,他认为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不是好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与他的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孩子在劳动中贴进生活,体验生活,收获一些生活技能,获得一些生活的情趣,培养一种现代新生活的态度与方式,这样的一个过程,既接受了劳动教育,又对他们进行了鲜活的生活教育。而且从劳动教育中所涵养的一切,既能让他们自信地面对当下的学习与生活,又能够让他们有能力、有勇气开启今后的幸福生活和未来的美好人生。2
劳动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劳动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围绕劳动这一主题和形式来开展的教育活动,当然肯定离不开劳动,但绝不能将劳动教育简单地理解成或者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而忽视其教育的功能与内涵。劳动,其实可以用更多的词汇描述它,动手、做事、操作、体验、实践等。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劳动”,也不同于工人、农民的劳动,劳动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和载体,而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劳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3
劳动也不仅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虽属于劳动的应有之义,然而不是全部。除了孩子参加必要的、适合他年龄特征的体力劳动,比如干一些家务活,农村孩子帮父母到田间地头参加适度的劳作等体力劳动,诸如孩子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进行实训操作、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制作等等,也是劳动。还有孩子们玩游戏、动脑思考问题,这同样是劳动,只不过这是脑力劳动。劳动本身是多样性的,对孩子们进行劳动教育的手段与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简单化和一刀切。4
越是人工智能,越要进行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有人以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劳动,便认为不用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了。殊不知,越是人工智能,越要进行劳动教育。正如大数据可以统计希拉里得了多少票,但却无法决定谁为希拉里投票,阿尔法狗可以战胜所有的围棋选手,但却无法创造围棋一样,人工智能尽管可以代替人类从事一些简单劳动,但却永远无法传递劳动价值和劳动情感,更无法对劳动赋予一种意义。通过劳动教育,只有知晓劳动的价值,体现劳动的情感,弘扬一种劳动的精神,才能够有底气地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也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伍劳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策略1
观念胜于一切
陶行知先生向来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他说:“惟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惟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陶行知还主张“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提倡过五种生活,其中就有“过劳动的生活”。他说“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陶行知把“会烧饭菜”“会种园”“会修理”等列入了十六种常能之中。当年晓庄师范就提出过:“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不会烧菜,不得毕业”的口号。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姥。”劳动教育要真正回归,仅凭发一个文件是不行的,作为教育人还必须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坚守教育良知,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领会与吸收,切实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当务之急应该花大力气冲破当前应试教育的束缚,把由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育观,转变为多种能力培养的综合发展观,将培养学生的目标由只重视成绩分数转变到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上来。特别是把劳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之一,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仍然让应试教育肆无忌惮,恣意妄为,如果分数和成绩仍是教育的全部,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乃至被边缘化便是一种必然。2
激发劳动需要心理比什么都重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现在学生怕苦、怕累,厌恶劳动,关键是对劳动的目的性认识不清。我们应通过班会、团队会以及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专题教育,让他们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懂得劳动是与世界的亲密接触,是锻炼意志品质的通途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劳动教育的效果。现在劳动教育不被重视,因为劳动教育没有纳入被评价的体系。评价很重要,我们需要什么,就去评价什么,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变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将是否进行劳动教育、是否热爱劳动、劳动的最终成效纳入评价范围,计入评价体系之中。这样,学校和教师才会重视劳动教育,学生才会有时间、有动力参加劳动并自觉接受劳动教育。3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除了在其他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外,比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与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对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提升,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合劳动教育的元素和基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着力强化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劳动课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盲目,当然更不能形同虚设,成为摆设。只有将劳动教育固化为课程,才能有的放矢,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劳动教育课程当然也不能漫无边际,随性而为,一定要因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况,构建适合适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比如研发并开设家*、泥塑、木雕、陶瓷、烹饪、种养殖、花卉、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这样既可以把劳动教课程化,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和把握,对地方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弘扬和传承,更能够对学生进“根性”教育,让他们能够留得下乡音,记得住乡愁。4
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
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加强自我服务劳动、班务校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才能真正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自我服务劳动是最基础、最日常的劳动。劳动教育都是从自我服务开始,学生在自我服务的劳动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乐趣,也才能感悟到劳动带来了的喜悦和幸福班务校务劳动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食粮,是他们从个体走向群体,个人走向社会的前提,也是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班务校务劳动可以建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办“开心农场”,搞校园种植,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田”;也可以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美化校园等校内实践活动。这些年,很多农村学校都有自己的学农基地,要么是利用校园闲置空地,要么是租赁农户土地,即或是城区学校,没有现成的土地,有的也利用楼房顶开发成学农园地,有的还利用竹框、木框之类的东西填上土弄成种植园。别小看这些学农基地、学农园地,它既让劳动教育有一个抓手,有一个载体,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场所,一种实践的平台,一种强烈的角色意识。在实践基地和学农园地,孩子们陪伴着自己栽培的作物,一同生长,一天天长大,似乎还听到了生命的滋滋拔节。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们作为劳动的主人,既收获到了劳动知识,又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还会收获到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家务劳动是孩子展现自我的一种途径。福禄贝尔:“家庭里的共同劳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家庭共同生活的基础。”让孩子参与适当的家务劳动,承担相应的家务活,让孩子在做家务过程中体验到父母的不易。家务劳动不应该由学校来布置或考核,而应该主要由家长来引导和安排。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更加强调精神领域的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公益劳动范围很广,从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服务社区、弱势救助、募捐义举、照顾病残儿童等,都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范围。5
最好的劳动教育是教师的身体力行
孔子说:“力行近乎仁。”西汉董仲舒:“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不仅主张学生要劳动,而且特别强调老师更需要劳动。他以为,教师的劳动是最好的示范,最好的劳动教育。师生共同劳动,方能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回国办晓庄师范,他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学生一起开荒种地,担水挑粪,实乃以身立教的楷模。教师身体力行,榜样垂范,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既在劳动中相互了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让师生在共同的劳动洗礼中,共同成长与提升。现在的年轻教师,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过去也差不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家里被呵护疼爱着,很少参加劳动,在学校里一切为了分数,也没有机会接受劳动教育。老师们主动参与劳动,与学生们一起劳动,在劳动中接受劳动教育,补上劳动教育这一课,既是校园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也是最真切的劳动教育,更是最好的教育。应试教育或许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调剂,一种放松,不失时机地融于其中,让劳动教育使孩子们生命的成长方式美好一些,让劳动教育使教育变得美好些。毕竟,劳动教育给学生们带去的,是可以伴随他们的一生、并且获益终生的有用的东西。end
文章来源:汤勇晓语
悦读
《师陶学刊》总第期2年10月刊往期推荐
让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