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有所悟关于班级管理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只有用心阅读,汲取他人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摒弃简单粗疏的工作方法,提升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科技量”与“智慧含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心如花木,向光而生”,拥有美好的未来。

《干就对了,业务增长九大关键》一书是被马云称为阿里巴巴“定海神针”的俞朝翎的力作。这位阿里曾经的中供铁*的重要见证者、建设者和奠基人,在这本书里系统复盘了他十三年的管理心法——业务增长的九大关键,深度挖掘了实现业绩的关键步骤:管理基础、目标策略、组织设计、人才升级、绩效管理、拿到结果、培育强将、团队建设、文化塑造,剖析了阿里的实战心得,如开发员工的“三力”,促进队伍成长的“五狂”,保证业绩不下滑的“金银铜牌”制度,复盘反思的Review法,北斗七星选人法等,堪称是一本有系统、有尺度、有温度的不可多得的企业管理教科书。

初次拿到这本书,心里一度有些疑惑,甚至不以为然。觉得企业管理与学校班级管理相去甚远。可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渐渐明白了本书的精妙。惊叹于俞朝翎的核心管理理念,刷新了我的管理认知。心里不免感叹,若早一点读到这本书,我的班级管理能力或许会更加出色。大有醍醐灌顶、相见恨晚之感。下面我就谈一下此书带给我的思考。

一、绘就共同愿景,激发学生成长的心力

作者在阐述如何开发员工的能力时,提出了“三力”理论,即心力、脑力与体力,指出心力的决定性作用。“心力之于人就像燃油之于内燃机一样,心力被激发就像燃油被点燃一样,人就会焕发强大的动力,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和行为习惯,产出就会很高。而这些“燃油”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只有极少数人是“自燃型”的,这些人自己就可以激发内心的动力,大多数人需要别人帮忙点一把火,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帮员工找到点燃心力的导火索。”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班级管理,其核心本质是相通的。它既不是管,也不是理,而是激发善意,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人只有为自己而战时,才是最有动力、最有积极性的。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发现员工工作的原动力,了解他为什么而战,并把他的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让两者挂钩。当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一致,上下同欲时,才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能汲取作者的管理思维,帮助学生绘就共同愿景,并吻合学生个人的奋斗目标,配合以具体的落实措施,就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心力。因为“目标能极大地影响人的心态、策略和执行路径”。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经历了中考失利,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可以经过努力,考入高等院校就读,为自己争一口气。这个共同的愿景与学生对自己的期许是一致的。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分解成“跳一跳够得着”的近期目标。如各科成绩每学期提高的幅度,专业技能精进了多少,再细化到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刻苦练习专业技能。如此一来,学生看到可以实现的希望,就不会却步于宏大的目标,努力就可达成的小目标,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就不再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共同的愿景,如同一个巨大能量场,源源不断地激发着学生奋进的心力。

二、打造班级文化,实现他律到自律的切换

作者认为,文化是企业是否卓越的分水岭。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很难行远致稳。这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我之前对班级文化的认知相对肤浅,认为所谓的班级文化,不过是设计一下班徽、提炼几句语句华美的班训,大不了弄个班级文化墙。读了这本书才明白,班级文化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俞朝翎关于文化萃取的方法更是值得效仿,并给予了明确的实操方法:“”如何提炼自己的文化体系?共有4步:绘心声、立行为、找故事、成手册。”在立行为过程中,从不同方面标出不可碰触的红线,强化员工的规则意识。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刚开始,我曾走过一段弯路。一是在考核管理时,一开始没有充分考量学生情况的变化,如学前班清一色的女生,而音乐班男女兼而有之,音乐班学生更加活泼好动等,就照搬原来学前班班级的考核方案,没有针对音乐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考核方案,这种“拿来”的方案,既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忽略了他们的心声,又不切合实际,难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二是考核过分细化。具体到上课转头、说话扣不同的分数,这样的考核结果导致费时费力,学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