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妈妈,老师不好rdqu [复制链接]

1#

“妈妈,老师不好。”这是菁菁从幼儿园出来跟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简直大吃一惊。

“老师怎么不好了?”妈妈满心惶惑地追问菁菁。

“老师不给我玩玩具。”菁菁噘着小嘴,泪珠儿滚滚。

“老师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了吗?”

“给了,就没给我。”

“你找老师要玩具了吗?”

“要了……老师……不给我。”菁菁更委屈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妈妈的心里开始酝酿一股怨气。这老师怎么回事儿?菁菁到底怎么惹她烦了,竟然这样对待她?照说菁菁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可人儿,应该不会有什么让老师烦心的事情。为什么老师偏偏要这样对待她?妈妈拉着菁菁的小手,折回身就往幼儿园跑。这事儿不能就这么了了,为了菁菁,得去问个明白。

妈妈折回幼儿园,没有找到她要找的老师,却碰上了园长。妈妈正在气头上,来不及三思,急急地告了老师一状。事后,老师向妈妈郑重地道了歉,菁菁也没再向妈妈投诉老师。妈妈暗自有些得意,还好,亏得自己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了菁菁的利益。

过去很多天,妈妈在接菁菁时碰上了多日不见的好朋友阿雯,与阿雯一聊天,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根本就错怪了老师。阿雯那天正好提前去接儿子,因此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

菁菁那天要的玩具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小朋友从家里带去的。小家伙护着自己的玩具坚持不给菁菁玩,于是,老师只好做菁菁的工作了。菁菁当时还乖乖的,也没见她哭闹,不知怎么见了妈妈就委屈地哭了。明白了事实真相的菁菁妈再见了老师,难免脸上有一种涩涩的表情。如果她当初冷静点处理这件事……

孩子的话能信几分?

孩子是诚实的。孩子不会说谎,这是我们的信条。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但是孩子的话真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真实可信吗?

通过菁菁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即便孩子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但是一旦被他以一种错乱的时空概念表述出来,再加上他个人的期望,如此混合在一起,事情的真实性就不得不大打折扣了。

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到的成长进步阶段,一般发生于2-5岁左右。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测试,两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4岁时接近90%。

这是因为6岁前的孩子,由于还不能分清楚现实与想象,对很多时间、空间、数量等概念都比较模糊,会经常出现无意识的撒谎行为,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撒谎,也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不正确。幼儿说认为,他们可能会把去了超市说成是去了公园,玩过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后就坚持说是自己的。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出现的这种无意识的撒谎,大多数情况下是出自某个特别强烈的愿望或想象。

给家长的建议

建议一:为孩子梳理情绪

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心绪自然很差。而事实上,孩子的这种委屈可能仅仅是很一般的小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帮助孩子梳理情绪。

把孩子抱在怀里,让他在你面前哭一会儿,发泄发泄他的不满。等孩子冷静下来,家长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好好帮孩子分析一下,告诉孩子老师爱他,只是爱他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这对帮助孩子重建对老师、对幼儿园小朋友、对自己的信心都有好处。

建议二:淡化孩子的投诉

幼儿园不比自己家,没有人会事事让着他,因此孩子经历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值得家长大伤脑筋。事实上,让孩子在幼儿园适当受点委屈不见得就是坏事。至少这可以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凡事遂愿。只要事情不严重,家长尽可以淡化孩子的投诉。

建议三: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略

想像一下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为孩子创设一些类似的情景,发动家人一起扮演老师、小朋友等角色,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明了他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有效地解决他遇到的各种问题。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家长出面为孩子解决问题可能更行之有效。

————让改变从教育开始————

亲爱的园长、幼师:

可报考:

1、职业园长证

2、保育师

3、幼儿教育培训师

4、婴幼儿潜能开发师

5、早教指导师

6、营养师

7、家庭教育指导师

8、营养师配餐师

9、英语自然拼读法

10、育婴师

11、催乳师

12、母婴护理师

13、产后恢复师

14、母乳喂养指导师

15、水育师

16、蒙氏教育指导师

17、儿童戏剧教育培训师

18、学前礼仪教育培训师

19、幼儿教育国学培训师

20、幼儿教育思维训练培训师

21、幼儿体智能训练指导师

22、幼儿脑力开发指导师

23、少年口才教育指导师

24、幼儿教育钢琴艺术培训师

25幼儿教育心理教练26、

26少儿形体礼仪培训师

另外英语自然拼读法是国内引进最新英语教学方法,作为园所特色课程!积极响应国家*策,具备丰富的视频课程,保证学员学习质量。证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