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70112/5199035.html南怀瑾的教子观与中国传统的教子观一脉相承,是一种真正从做人、成人着手来培养孩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谈建功立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智慧的精髓,旨在让孩子先立君子之德,再谈丈夫之业。在如今这个都盯着现代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时代,这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几近于绝唱。所以尤其值得中国家长们重视,并认真领会。更重要的,是按照这种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证明有效的教育智慧,为自己的孩子树立高大深厚的人格和志趣基础。01教育孩子,先教做人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02只要孩子做个好人、有门手艺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尤其是现代化的学校和课外补习等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使一般还未成年童子们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最为严重。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我只吩咐孩子们,不要一定想升官发财,一定想做什么大事业,一定想读什么名大学,只要好好学个谋生技术,可以生活糊口,一辈子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发财做官,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这样,一切要他们自立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人贵自立”的道理。03望子*、望女成凤是害孩子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做父母的应当思考,如何正确地培养与辅导孩子,让他们成人立业。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读书、考试、上进,希望出人头地,是极大的错误观念。这样爱孩子,其实只会害了他们。教育文化的目的,教育文化的伟大,就在要改变人的缺陷,而补充圆满他的遗憾。04首先要知道孩子的秉性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甚之,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性向”个性的所好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一味地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因此,(导致)妨害了孩子一生的后果。我简单明了告诉大家,《大学》上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父母对儿女有偏爱,所以只看到他的优点,而不晓得他的缺点。我们做父母的,要注意这两句古圣先贤的告诫。但是古人有另一面的说法,叫做“知子莫若父”,指出很重要的教育重点,是父母须要懂得自己子女的禀赋性向,因为老师和别人不见得真正全盘了解每一个学生。现在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只是过份宠爱关心,反而对子女的禀赋性向都没有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