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辫子老师寒假音频课ldquo一 [复制链接]

1#

(长辫子老师寒假音频课)“一诗三讲”

王安石的《梅花》

文/郭学萍

01

大清早赶到学校,核算好各科绩效,然后乘高铁,赶到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这是我00年放寒假前的最后一次讲座。

武进清外很大,很漂亮,校内布置精致,“易”文化弥漫其间。赶到清外,于人群中一眼认出奚亚英校长,又遇见武进教育局的万局和王主席。几乎不用过渡,大家就围绕着当下的教育,侃侃而聊。

0

到这样的名校,与其说是来讲座,不如说是来参观学习。无论是学校一流的硬件设备,还是校长本人言语之间所流露出的平民教育情怀,都让我深深感动。

当然,我愿意到清外来,还因为一个名叫殷郡伟的小帅哥,他年龄很小,教育理论功底却很扎实。我是在今年的“教海探航”听了他的一节《父爱之舟》,感受到他的思考和思想。

03

更高兴的是,他是《小学语文教学》年第1期封面人物,他把这本杂志送给了我。于是,这本杂志和奚校送我的粉色丝巾、红色本命鼠,成了这个冬季最美的记忆。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晚上和亲亲宝贝节目朱燕老师还有另一场“约会”,不得不匆匆而返。

04

从常州返回南京的的高铁行程不到一个小时,我开始发愁:今天的“长辫子老师寒假音频课”什么时候录制呢?高铁虽然还算平稳,但行程太短,电脑刚打开,车上广播就通知南京站到了。

最终,我只能在吃饭现场用手机录音,这也很有意思,你一定能够从这三段音频中,不时听到杯碟撞击的声音。

又因为,一个下午讲座赶车,居然没喝一口水,所以现在喉咙是干的,读起来倒有了另一种味道。

05

上京赶考白捡个媳妇,

此人堪称大宋锦鲤!

王安石二十岁进京赶考,路过姓马的大户人家正在为女儿招亲,上联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他因急着赶考,来不及多想,便匆匆离开。考试时,他第一个交卷。监考官觉得他考试态度不端正,指着考场门前的飞虎旗当即发难:“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一听,立即答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考官震惊不已。返程时,王安石发现马家的招亲联居然没人对出,便以考题回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成亲那天,正是他高中进士之日。他借着酒意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两个连体“囍”字让人贴在门上。这便是结婚时贴“红双喜”的由来。

06

史上最著名的“大邋遢*”,

有颗一尘不染的心!

我爱人是江西人,刚工作时分在抚州,所以我对从抚州走出来的王安石,印象颇佳。他在文学、哲学、教育、经济学等方面,都颇有造诣。然而,他的卫生习惯却让人难以忍受。他经常十天、半个月不洗脸,以至于脸色暗黑,家人以为他生病了,结果医生说就是没洗脸。他对吃也不讲究,面前放什么吃什么。有一次,竟把仁宗皇帝发给他的一盘鱼饵全吃下肚,这不恶心人吗?因为常年不洗澡,身上臭烘烘的。为了改变他的卫生习惯,小伙伴们甚至把讨论工作的地方改在澡堂子,这让他不得不洗澡,换衣服。然而正是这位“大邋遢*”,却写出了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wèi)有暗香来。”

07

状物类诗歌中的“五觉法”

什么叫“五觉法”?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用手触摸。王安石在写《梅花》时,用到了哪几觉呢?“墙角数枝梅”,这是眼睛看到的,“为有暗香来”这是鼻子闻到的。很显然,《梅花》运用了视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方式来描写景物。再来看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qīn)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zhé)竹声。”意思是:下雪的夜晚,枕被如冰,让我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shé)的声音。很显然,白居易的《夜雪》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方式来描写景物。

08

09

郑重申明

尊敬的各位读者:

你们好!“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