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科学家是领饭票的代码来源:受访者华为近日公开了任正非在公司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同与会者的交流内容。任正非谈到华为对于前沿科学、技术趋势的研究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他表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能目光短浅,只追求实用主义,科学家还是要多抬头看看“星星”。同时,对于人才,任正非表示,要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招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才,颠覆创新中的失败也会造就很多人才。以下是任正非讲话内容摘编:
谈前沿科学
作为研究前沿科技的科学家,将来有两条道路供你们选择:
第一条是科学家的道路,从事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就是科学家。我们的科学家是领饭票的一种代码;科学家是社会荣誉的一种符号。领饭票的人多了,说明我们兵强马壮,战斗力强,因此,我们不怕科学家多。
第二条是走专家的道路,用你掌握的基础理论来解决实际商业问题。拿着你的“手术刀”参加我们“杀猪”的战斗。
我们允许海思继续去爬喜马拉雅山,我们大部分在山下种土豆、放牧,把干粮源源不断送给爬山的人,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种不了水稻,这就是公司的机制。
在座都是科学家、专家,希望你们要多抽一些时间读文献,尤其是最新的学术会议与期刊论文。可以把论文及你的心得贴在心声社区或者Linstar上,共享给更多人。科学家还是要多抬头看看“星星”,你不看“星星”,如何导航?
谈技术趋势
从现实的商业角度来看,我们要聚焦在5G+AI的行业应用上,要组成港口、机场、逆变器、数据中心能源、煤矿等*团,准备冲锋。
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研究6G呢?每一代的无线通信都发展出了新的能力,4G是数据能力,5G是面向万物互联的能力,6G会不会发挥出新的能力,会不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无线电波有两个作用:一是通信,二是探测。我们过去只用了通信能力,没有用探测感知能力,这也许是未来一个新的方向。6G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就不只是大带宽的通信了,可能也有探测感知能力。通信感知一体化,这是一个比通信更大的场景,是一种新的网络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扩展业务运营。所以,我们研究6G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
我们过去强调标准,因为我们走在时代后面,人家已经在网上有大量的存量,我们不融入标准,就不能与别人连通。但当我们“捅破天”的时候,领跑世界的时候,就不要受此约束,敢于走自己的路,敢于创建事实标准,让别人来与我们连接。
谈人才
我们要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公司处在战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冲锋没有人才是不行的。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只要他足够优秀,愿拿着“手术刀”来参加我们“杀猪”的战斗。我们一定要开阔思想,多元化地构筑基础,避免单基因思维,也要允许偏执狂存在。要转变过去以统一的薪酬体系去招聘全球人才的思路,要对标当地的人才市场薪酬,对高级人才给出有足够吸引力的薪酬包。我们未来要胜利,必须招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第二,我们还要去寻找“又瘦又胖”的人,就像冯·诺依曼那样,既能解决理论问题,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昨天我跟何庭波、查钧开玩笑说:“教授教授就是越教越‘瘦’,杀猪的就越杀越胖。”还有一类人才介于“瘦”与“胖”之间,学术素养非常高,同时又擅长解决工程问题,既能当教授,又能“拿手术刀杀猪”。
颠覆性的创新,即使最终证明是完全失败的,对我们公司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在失败的过程,也培养出来了一大批人才。正是因为我们研发经历过的一些不成功经验,才成长出了很多英雄豪杰,在座各级干部不都是浪费出来的嘛,对吧?
我们在颠覆性创新中不完全追求以成功为导向,成功与不成功只是客观结果,颠覆创新中的失败也会造就很多人才,他们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全部分享出来,一是能够启发别人,二是换一个岗位,带着这个曾经失败的方法,可能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沈南鹏:创业者要做好“三个驱动”摄影:史小兵近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公开发言中表示,中国的创业主题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科技主导的创业时代已经到来,创业者要做好科技驱动、绿色驱动和责任驱动。同时,他认为,在科技创业时代,投资机构也要有耐心,“半商业、半公益”的投资理念,将有助于打造“更有活力、更具价值”的创业生态。以下为沈南鹏发言内容摘编:
近年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项目已经超过我们投资组合的80%。和五年前、十年前的创业相比,当下中国的创业主题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科技主导的创业新时代已经到来。
面对创业新时代,我想,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时代需要,是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对创业者来说,瞄准国家发展大方向来选择自己创业小方向,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聪明才智与广阔的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和这个时代更好共鸣,才能让创业者真正“创有所成”。所以,我认为创业者要做好“三个驱动”:
第一,创业者要更加科技驱动,敢于啃硬骨头,做难而正确的事。
我们在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核心软件、新材料等领域中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这正是需要创业力量的地方,谁能闯过“无人区”,谁就是时代的破局者。
创业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