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完整课程
小伙伴们,内容升级了,直接在文中就可以听课啦。来,我们一起预览一下《有效提升孩子脑力》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时长43分钟,分为四个板块:大脑基础知识、提升记忆力、左脑逻辑思维和培养好习惯。
作为幼儿系列的第一节课,它从综合的角度探讨了,关于幼儿智力开发与家庭教育的话题。
1
在第一板块“大脑基础知识”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
家长要了解大脑发育和成长的规律,在孩子的不同阶段,侧重不同的培养内容。
比如,两岁以下的孩子,重点开发感知觉能力。
父母需要让宝宝多去触摸、尝、闻、爬行和探索,给他一个不被打扰的自由空间。因为孩子大脑感知体验能力越强,智力的基础就越扎实。
2-6岁的学龄前儿童,思维则是处在前运算阶段。
在这个时期语言能力会提升迅速,同时“玩游戏“是他们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进入小学,7-11岁,孩子的逻辑思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此时是一生中最好的阅读*金期,也是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构建的重要阶段。所以父母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
2
第二板块讲到“记忆力提升”。
通过认识左右脑的区别,我们会了解右脑记忆力是左脑的万倍。
或者说右脑才有记忆功能,大脑记忆的前提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接着我们会一起来记一些有趣的信息,让大脑得到操练,并马上体验右脑记忆方法的快乐和神奇。
课程片段1:两两词语记忆
05:443
第三板块讲到“逻辑思维培养”的话题。课程中给了家长三个建议:
1)、通过五种亲子手工活动,来提升孩子的空间逻辑思维;
2)、用思维导图来分析解构故事,让孩子将读故事变成一种思维训练;
3)、通过亲子沟通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总结、计划和提问。
课程片段2:思维导图故事分析
4
最后板块探讨了习惯对脑力开发的重要影响。
首先是孩子看电视的习惯,它的利弊,以及如何改善;其次是吃零食的习惯,怎样合理优化和引导;
然后是父母积极反馈与孩子自信心之间的关系;最后则是父母如果通过改变自己的习惯,来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
每一个习惯都有深远影响。
举例,看电视虽然让人愉快,但它不利于大脑主动思考,也不利于孩子养成勤思考学的习惯。
所以,建议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每天有限的看电视时间,然后安排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听故事或做手工。
同时,改变孩子吃的习惯,很多时候可以直接改善脑力。
比如,最好和各种垃圾食品说拜拜,从此远离糖精、色素和防腐剂;
把水果、干果和坚果作为日常零食,这样可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
拒绝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从而避免血液中的钙质流失;以水和鲜榨果汁作为常规饮料,可以改善全身营养供给;
同时在学习开始之前,少吃蛋糕、巧克力等高糖甜食,将会直接提升大脑专注力。
课程片段3: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
的确,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力可以挖掘,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