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不怎么办?
适合场景:校内小型讲座、线上群讲座
课程时间:1.5小时
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李老师。欢迎大家又一次走进***培训机构在“智慧父母课堂”,在我们讲座开始之前呢,首先由主持人带大家做一个游戏!
这次课程将为大家介绍孩子厌学,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我们在以前的课程里为大家已经介绍了,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那么本期课程将重点为大家介绍孩子厌学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厌学、早恋加入坏团伙,这三个问题是青春期孩子最棘手的和最常见的问题,在全球都是这样。但是现在在我们身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出现厌学了,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孩子厌学往往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家长有没有过早的给孩子进行大量的学习,有的家长在孩子胎儿阶段就进行胎教了,每天给自己的肚皮上贴个大耳机,然后让孩子听古诗听音乐等等。也许有个别的孩子生下来以后可能会出现早会的现象,但是对孩子进行过早的刺激的结果,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倦。比方说在听觉上出现厌倦,那么这些过度的刺激会导致孩子出现在听觉上,甚至有所损伤。并且孩子过早的去接触这些书面语言,或者是有一些抽象的古典音乐,会导致他们在理解具象的内容的时候,在理解简单的和基本的规则的时候反而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去执行。
所以有的孩子可能会看很多大部头的书,会背很多经典倒背如流,但是如果你让他玩成简单的作业,他就不愿意做,写作业是一个最基本的一个能力。而那些读大部头的书,听古典音乐背什么古诗经典是大脑的高端功能。
如果你过早的去开发孩子大脑的高端功能,他的低端功能反而是空中楼阁,无法去完成。所以我们要注意对孩子的早教不能过早,也不能过难,不能提前,不能揠苗助长。孩子在什么阶段学什么内容都是有科学研究的。不是因为你的孩子特别聪明,我就给他提前的学习,比方说这孩子记忆力特别好,我两岁就给他认字,我这孩子特别爱学习,我在八个月就给他读历史。那么孩子刚会说话就教外语,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可能外语还不错,但是其他的学科严重的厌学,他的情绪会出现问题,因为你过早地装了那些他难以理解的内容之后,他会出现烦躁,消化不良,会出现情绪的抵制,他就会出现厌倦,不愿去学习,不愿意去面对。那么我们还是要按照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到上学以后再开始认字,六岁左右开始认字。他在八岁以后学习舞蹈,八岁以后学习钢琴,十三岁以后报班学画,九岁以后额外学外语等等。这些都是经过科学研究之后发现的规律,按照规律去办,孩子才较少地出现问题。假如你非要认为你的孩子与众不同,他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问题。
第二,家长有没有过度的强调学习?比方说孩子一回家赶紧写作业,孩子一放学就先问考试成绩怎么样,孩子干什么,家长都认为不要浪费时间,应该全用来学习。孩子在观察蚂蚁的时候,家长说赶紧去写作业。孩子去锻炼的时候,家长觉得时间太长了,赶紧回家完成作业。家长过分的强调学习反而导致孩子厌倦,他们会逆反,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你越让我做的事情,我越讨厌,你越不让我做的事情,我越想去做越好奇。所以有的孩子出现了厌学和贪玩,就要注意家长可能是过度的和过分的强调学习的分量了。那么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反而要去强调锻炼和游戏的重要。比方说孩子一放学赶紧去拍球去跳绳去,赶紧去帮我做家务去,赶紧去干点什么事情。你越这么说他越想学习,所以那些劳动比较多的运动比较多的,反而渴望学习。
第三,学习能力障碍。假如孩子不善于去完成作业,去完成学习任务,他就会讨厌。一个不擅长做家务的人,你说今天咱们在家做饭,他就头疼,他觉得应该叫外卖多简单,买速冻饺子多简单,好,那么孩子的厌学会基于他的学习能力障碍,我们要注意孩子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写作业拖拉的问题,没法去认真的完成粗心大意的问题,情绪不稳定的问题,还有他的人际关系,还有他的环境适应,还有他自己的情绪性格任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阻挠他对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有的孩子非常的娇气,所以他就会觉得学校刚装修的有味儿,他就不想去了。所以你会发现,其实他智商没有问题,能力也没有问题,竟然是由于他的情绪,他的骄气导致他厌学。还有的孩子特别多动,他也想听,但是他自己也管不住自己。
他每分钟都在东摸摸西摸摸,他一会去玩玩笔一块去玩玩铅笔盒,一会还要招惹别人,他没法把注意力专注在老师身上。所以这样的孩子就需要去做前庭平衡功能方面的训练。这个我们以前也讲过具体的训练方法,所以孩子如果出现厌学,你可能要深究一下背后有没有学习能力的障碍。这个学习能力包括了注意力自觉性,情绪稳定性和他的手眼协调,也就是说认真而不粗心大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事情。
第四,学习目标的问题,孩子到了高年级以后,比方说十岁以后,他就会思考学习有什么用。如果他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得高分,得高分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上好学校,上好学校,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能够挣大钱。而这个时候他们家又给孩子提供了特别优越的条件,这时候孩子就没有把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建立任何联系,他觉得我现在生活挺好的,我们家就够富的了,我就够舒服的,我为什么要改变?我为什么要学,已经很幸福了。有个家长他们家刚刚经历了拆迁,他们得了好几千万的房子,好几套,然后就跟孩子说,咱们家有三套房子,每套房子一千多万,孩子一下觉得我学习根本就没必要了,我没有目标了。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他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的话,它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那么家长就需要在物质条件方面,不能给孩子永远提供特别优越的条件。有一个家长,他们家就说原来只住一百多平米,孩子学习也没什么问题。当他们家搬到一个平米的豪宅里以后,孩子突然变得厌学了,家长从没有想到搬家跟孩子学习有什么关系?其实孩子的反应就是我觉得我没必要学了。
那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他眼前能看到的是他们家的环境,还需要放远眼光,要带孩子去中国又大又美又穷的地方,去*,去西藏,去青海,去云南,看中国又大又美,资源丰富,但是技术落后,非常的贫困。
这样的话让孩子知道,我们国家还需要年轻人去奋斗,去建设去改善,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休戚相关的,假如国家非常穷,有很多地方非常落后,那么就有可能不能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这时候*子来了以后,不会因为你们家富有,就不会抓你去当劳工,就不会去枪杀你。只要国家是贫困的,他就有可能侵略你。
这时候带孩子去中国的很多广大的贫困的地方去看一看,走一走,了解国家需要你做什么,然后建立起和学习的关系。那么孩子就重新来理解我今天学习是为什么?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是为了民族的兴旺,是为了整个民族非常强大。这个话听起来特别像给孩子讲*治课,但是它实际上是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研究发现,假如一个人没有把自己渺小的生命和一个伟大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他就容易没有信心,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没有兴趣去学习。所以你要想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他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建立联系。
好,第五点,我们在帮助孩子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寓教于乐,不要让孩子一觉得学习就是一个苦差事,写作业写得很晚,然后每天要上课外班,有的孩子放学以后有两个课外班,六日有到5个课外班,结果这一周有8到1个课外班等着他。
有的孩子一门数学课竟然有四门课外班。在辅导这个数学,孩子已经出现了生无可恋的感觉。他说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了,因为太痛苦了,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一点,自己自由自在的时间也没有。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于叫寓教于乐劳逸结合,不能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要以为这个学习很重要,这个老师讲得特别好,然后就给孩子不停的报很多很多的班,好像这是名师班,那个是大师班等等。
你要注意,这些班加起来以后,占领了孩子课余时间,孩子就不可能产生那种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情绪。美国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动,才能够产生自主性就是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孩子没有了自主性,他就会抵制、拒绝厌倦学习。所以保持孩子的自主性特别重要,而自主性的保持就需要家长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能够去自己去处理。也有家长说有我们孩子不学习,他在玩游戏这个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玩游戏相当于饮鸩止渴,相当于孩子越玩游戏,他的脑细胞越容易萎缩,越容易导致他的学习能力下降。
所以孩子不能用玩游戏的方式来让它自由自在的活动,而是户外的运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等这样一些动手的动身体的一些活动,来平衡动脑的一些学习活动。这样他的大脑一会儿是体力活动,一会是脑力活动,它形成平衡了,就不容易产生厌倦。
好,本期课程为大家介绍了孩子出现厌学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原因的方法,家长要避免出现这个问题背后的我们的诱因,要学会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一个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目标的树立,以及他的学习态度的引导。那么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然后你会让你的孩子学习时间会更久,将来会走得更远。而不是说在小学报了很多课外班,到中学就厌倦了,他根本就上不了大学,因为它无法走到更远。好,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为孩子加油,让孩子对学习永远保持兴趣,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