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天才大脑的研究从未终止,就连百年一遇的天才爱因斯坦死后,他的大脑也被偷走,用来进行开发研究。研究显示,一个正常人的脑细胞大约有亿~亿个,但是开发利用的不足10%,即使是爱因斯坦也只开发了13%左右。
年,美国斯佩里博士关于右脑左脑分工理论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提出了左右脑分工理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让大脑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擅长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
右脑就像个艺术家,擅长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象力极强。不善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
为什么要开发右脑?
通过研究证明,右脑和创造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上有着很大的困惑,直到有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或者茅塞顿开,其实这都是右脑的潜能发挥了作用。
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右脑记忆属于深层记忆,并且充分利用海马的记忆功能,可以让孩子看到图像、文字、数字符号时,就像照相机一般将符号变成图画印入脑中,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最强大脑》里那些记忆力方面极为出众的选手,大多都进行了右脑方面的强化训练。
另有研究表示:右脑的信息储存量是左脑的万倍,右脑的反应速度比左脑快千分之四秒。
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1-6岁!
1岁到3岁期间,大脑大脑发育完成率约80%-90%,3岁-6岁,大脑发育完成率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虽然我们成年人已经错过了最佳开发时间。但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把握好1-6岁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右脑的开发还是不够的,家长们不妨试试下面3种做法,让孩子拥有超级大脑。
第一种、刺激指尖法
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许多父母让孩子练习弹琴,实际上就是很好的指尖运动。随着双手的准确运动就会把大脑皮层中相应的活力激发出来,尤其是左右手并弹的钢琴、电子琴。
第二种、锻炼左侧运动
左脑控制身体的右半边,右脑控制左半边。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灵巧的工作尽量用左手做一些,可以锻炼右脑发育。比如用左手作画、用左手打羽毛球、用左脚踢球、用左手提东西、用左手开关门窗、用左手扶把手、用左手系纽扣、用左手刷牙、用左手抓牌等。
第三种、讲绘本故事,让孩子复述,反复锻炼记忆力
在孩子6岁之前,会有一个喜欢反复看同一本绘本的时期,父母不要厌烦,可以利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遍一遍地讲同一个故事,直到孩子非常熟悉,可以复述出来。还可以让孩子看着图片,自己讲会发生什么情节。
利用图像与文字的转换,实现左右脑协同工作。3岁前是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主要时期,这个时期反复练习记忆力,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更有助于形成过目不忘的能力。
儿童早期的阅读训练可以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早期阅读习惯能够提高儿童表达能力,语言的沟通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放眼历史上那些伟人,他们都是拥有极强阅读能力的人。而且还把阅读当作一个习惯伴随他们的一生。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酗酒、*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过很多历史书都是纯文字版的,学术性很强,读起来很枯燥,这也导致很多孩子读不下去,那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历史呢?
这里推荐一套适合孩子读的历史书《少年读历史》,这套书用了孩子们的语言,站在孩子们的视角来讲历史,故事性强、趣味性足,并且还加入很多插图,图文并茂,能一下子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能够在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中,体会到读历史的乐趣,从而爱上历史。
这套书总共有8册,上到夏商周,下到元明清,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以最精彩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它几乎涵盖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所有文科的考点,孩子读这套书,可以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打下根实的语文根基。
另外,从小读历史的孩子,除了对学习上有帮助外,还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智慧,开拓思维、加深谋略,培养大格局,将来更能在社会上立足。
家有6-16岁的孩子,家长可以点击下方的商品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