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于年同济大学招收ldquo
TUhjnbcbe - 2023/3/23 20:56:00

关于年同济大学招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

博士研究生的通知

为加强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生院为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划拨专用名额用于招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英文简称“IESD”)统筹管理。依托IESD国际平台优势,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提升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和科研能力,支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

博士研究生导师申请条件

1.IESD的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或经IESD批准的其他博士生导师可以招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同时,实行跨学科“双导师”制,即:每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必须要由两位不同学科(门类)的导师(分别为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两位导师必须跨学院)共同指导。原则上,第一导师必须为IESD责任教授,且每年每位导师作为第一导师限招生1名(不含在原来学院的招生名额)。

2.申请招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必须主持或承担过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且具有扎实的交叉学科研究工作基础。

3.每年由研究生院与IESD根据跨学科责任教授提交的研究计划进行评议,经可持续发展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后,下达学科交叉招生名额。符合招生要求的第一导师通过其招生所在学院向研究生院和IESD申请招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经IESD审查同意后,再由研究生院将名额分配给第一导师招生所在的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分配不影响各学院正常计划招生名额的分配。

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

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1.拟报考学生符合《同济大学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规定的报考条件。

2.已参加同济大学组织的笔试并达到规定分数线,符合其他各项同济大学规定的资格审查条件。

3

报名程序

1.拟招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第一导师提交附件招生申请表,说明招生信息及名额、招生计划、学科交叉研究基础和研究计划以及第一、第二导师的组合方式等信息,所有信息均需两位导师签名确认。

2.IESD组织专家对招生申请进行考核评判,考核时间和方式另行通知。

3.获得资格的第一导师负责通知拟招收考生参加第一导师所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同时参加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资格筛选。

4.报考学生需同时通过第一导师所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资格筛选,方可录取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

5.全面执行“申请-考核”制,原则上采取差额复试。

6.汇总各方考核结果后上报研究生院,并公示。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遵照同济大学博士生培养工作的各项规定。

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应积极了解当代绿色经济及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沿,立足“中国绿色领导力”的人才需求;瞄准全球环境、能源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积极参与跨学科交叉协作研究,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成绩,并积极参与和推动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脑力激荡等,不断丰富和营造更好的研究生培养氛围和科学创新的体系,以促进同济大学高水平、高质量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

3.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所选修的第二导师所在学科或可持续发展研究生辅修专业的课程不少于4学分。

4.“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论文的题目由两位导师共同制定,共同指导,研究探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交叉领域的问题。

5.在培养过程中,第一导师承担主要责任。

6.“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将优先获得资助参加国际会议;优先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际交流计划;以及优先获得前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进行长期或短期实习的机会。

7.IESD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在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把关。

5

申请截止时间

年4月6日中午12点前。

6

联系方式

有关我校博士生招生导师、报名考试、成绩发布、复试通知等信息,请留意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年同济大学招收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