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教育部将执行新版义教课程方案和标准音乐
TUhjnbcbe - 2023/3/26 20:53:00

教育部解读

新版义务教育

课程方案及标准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年版)》。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并确定将于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本次修订对艺术课程改革做出了详细说明,进一步明确了音乐、美术等课程的主线地位。可以预见,在教育部的全面支持和大力推动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愈加受到重视,成为学生求学阶段的“必修课”。

1

新版课程方案和标准

改革重点有哪些?

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2

艺术课程改革

传达出什么信号?

01

艺术课程融入必修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年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1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年版)》则要求要分学段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同时,“双减”*策的落地从另一种角度增加了学生的美育学习需求,《课程方案》中明确,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艺术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此后,课后服务将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能通过课后服务,参与不同活动、学习新知识。

此外,《课程标准》中再次强调了学业水平测试要多方面综合考查,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相结合,避免以单一的分数衡量学生的水平,让艺术变为学科类考试。

02

艺术课程更加多元化

《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的具体内容也提出了要求,以音乐课程为例,大致分为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等四类,其中涵盖14项学习内容,包括音乐知识的教学、音乐技能的培养等,并引导学生自主创作音乐作品,涉及到音乐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

学生选择音乐课程后,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至二年级: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演唱、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对音乐有基本的兴趣和了解;

????三至五年级: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艺术表演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学生个性,让孩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部将执行新版义教课程方案和标准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