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非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非高血脂情况下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提出瑞舒伐他汀的抗炎机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4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他汀组(n=66,瑞舒伐他汀lOm/d)和对照组(n=5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他汀组患者的空腹血糖、LDL-C及hs-CRP均显著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国论文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冠心痛;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高敏C反应蛋白;心血管病事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120-02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治疗中的降脂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可以稳定斑块,逆转斑块,减轻血管狭窄,进而增加心肌灌注,减低心血管事件。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发现对于非高血脂患者早期给予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仍可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和心肌损伤程度,更有甚者,有学者提出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患者早期给予强化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仍有对心脏保护作用,但尚缺乏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给予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进一步提出瑞舒伐他汀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非高血脂患者早期应用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可能与其抗炎机制有关。现将具体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入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4例,男性77例,女性47例,年龄34~75岁,平均(53.4+11.2)岁。入院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 (LDL-C3.36mmol/L,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取得知情同意权。
1.2 试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强化降糖、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戒烟、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治疗,必要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治疗。他汀组患者入院即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公司生产lOmg/d)治疗,如果出现谷丙转氨酶增加3倍以上,且持续增加或肌酶增加,肌肉酸痛,停药后可缓解,考虑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考虑停药;否则坚持剂量,长期服用。而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他汀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脏性猝死、再发心绞痛及靶血管重建)。其中LDL-C和hs-CRP的检测方法为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测量仪器为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及校准血清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方法
连续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2.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LDL-C、hs-CRP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LDL-C、hs-CRP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前降低,且他汀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4.5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