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动化是RPA最重要的演进方向。那么,RPA跟超自动化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向超自动化演进,如何演进到超自动化?在这个演进历程中,有哪些关键的环节和要素?对于企业而言,超自动化平台能带来哪些业务价值?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数据猿专访了弘玑创始人、CEO高煜光和CPO(首席产品官)贾岿,跟他们探讨从RPA到超自动化平台的演进之路。同时,弘玑还提出了数字生产力的概念,如何通过超自动化平台来释放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数字生产力,也是亟需业界回答的问题。
客户业务需求,超自动化平台演进的根本遵循
首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RPA要向超自动化演进的问题。
依据Gartner给出的数据,年,全球超自动化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亿美元,而全球RPA市场则为29亿美元,两者相差超过倍。如果超自动化是一条大河,那RPA就是一条小溪。那么,仅仅是因为超自动化是一个更大的市场,RPA厂商就要集体转向么?
高煜光和贾岿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市场和客户需求是驱动弘玑技术产品演进的根本遵循。弘玑之所以要做超自动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超自动化更能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跟ERP、HR、CRM等软件不同,RPA软件跟企业业务的关联度更高,属于“业务IT”。并且,随着RPA行业的发展,财务、人力等职能型流程自动化已经相对成熟,现在客户越来越多的需求直接来自核心业务侧,用RPA软件直接赋能企业一线业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然而,以往的RPA产品更多的是帮助客户实现了任务自动化,各个执行任务级别流程的机器人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业务环节,并没有串联起来。随着流程机器人数量的急剧扩张,为了提升整个业务系统的效率,需要把分散同一条业务线不同环节的流程机器人“串”成一条线,然后把不同业务线的机器人组装成一个“面”,让相互链接的流程机器人大*来帮助企业完成业务闭环,让业务流、数据流实现跨系统甚至跨企业地顺畅流转、自动化运营。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RPA原来的流程发现、流程设计、流程执行、流程管理四大核心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合AI、流程挖掘、任务挖掘、业务自动化(BPA)、集成平台(iPaaS)、低代码开发等技术产品,比如需要OCR产品来识别文档,需要语音识别来处理音频数据,需要BI来进行实时业务数据可视分析,需要低代码平台和集成平台(iPaaS)来降低开发应用开发门槛。围绕业务流程自动化需求,在RPA基础上,有机融入AI、流程挖掘、集成平台(iPaaS)、低代码开发等技术产品,恰好就升级成了超自动化平台。
所以,RPA向超自动化的演进,本质上是客户需求使然,是RPA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超自动化平台的“三板斧”,
原生AI、功能模块化、端到端场景方案
回答完RPA为什么要演进到超自动化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回答如何演进的问题。一个RPA平台要演进到超自动化平台,需要在强化原有RPA能力、补足产品矩阵和构建端到端解决方案三个方面着手:
以原生式AI提升RPA智能化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超自动化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RPA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RPA技术产品本身,也还处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其中,RPA与AI的融合是这一阶段一大亮点。在贾岿看来,RPA与AI的融合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RPA+外挂式AI为主。这一阶段,各个厂商只是在RPA的某一个功能环节“外挂”了OCR、NLP等AI产品,AI与RPA本身的融合度并不高;第二阶段贾岿称之为“原生AI”或内置式AI,即AI技术深度融入RPA的流程发现、流程设计、流程执行、流程管理四大核心环节,用AI技术提升了RPA产品本身的智能化水平,根本性解决AI工程化和AI落地。
屏幕理解和流程挖掘是两个比较典型的RPA+原生AI的例子。借助计算机视觉、OCR以及Semantic等相关AI技术,可以更好地识别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屏幕上的各类图标,理解图标的含义,进而达到“理解”屏幕的目的。将屏幕理解应用于RPA的流程发现和设计环节,有望改变原有“拖拉拽”式的RPA流程搭建方式,进一步降低业务人员的使用门槛;流程挖掘,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AI技术应用于业务流程当中,使流程分析实现标准化、简洁化和自动化。以弘玑的流程挖掘产品——弘观流程智能(ProcessIntelligence)为例,该产品可以像雷达一样“扫描”企业复杂业务流程中可实现自动化的环节,然后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该业务环节的自动化。
构建、打通超自动化产品矩阵,功能模块化和热插拔,实现产品的自由拼装。
超?动化是RPA、iBPMS、流程挖掘、iPaas、决策智能、BI、AI/ML等多项技术的融合,因而打造一个超自动化平台就像拼一块七巧板,首先得集齐完整的模块,然后将不同模块按预定规则准确的拼装在一起。目前,弘玑已经通过业务流程前后场的打通,形成了端到端的?动化闭环产品线。并且,弘玑一直在持续拓展、迭代其产品矩阵,年弘玑就发布、更新了多条超自动化产品线,具体包括:RPA产品线,更新到5.0版本,发布机器?设计器,??值守和有?值守机器?和任务发现等产品,对信创RPA重要功能进?了更新;AI产品线,发布了智能?档处理IDP产品尚书台,OCR、NLP等AI组件,CV机器?,智能助?CIRI等;平台产品线,将中控平台更新到5.0版本,发布规则与数据服务、卓越中?COE、业务可视化产品深弘、流程智能产品弘观等;?作易产品线,发布满?公民自动化(CT)需求的的?作易新产品。
弘玑产品矩阵
构建完善的超自动化产品矩阵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打通,并且要实现基于功能模块化的产品快速组装。上面提到过,RPA软件主要面向企业的核心业务需求,而相对于财务、人力等职能化流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行业属性更加鲜明,这也导致业务流程自动化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例如,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