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总是习惯性的把孩子成绩差归结为智商低,其实,只要不是天生大脑不健康的孩子根本不存在智商高低之说,拿我们自己举例,学生时代我们可曾对课本上的知识如看天书,但是现在我们再翻开以前的课本,很多过去怎么都理解不了的难题却豁然开朗,这是为什么?难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提高了吗?非也,难道是我们后来又学习过吗?当然更不是,除了当教师的还有几个人在离开校园后还摸过书本的?恐怕就算有了孩子后碰过孩子书本的也不会太多吧。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只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经历过很多事之后被开发得更全面更成熟了,同理,成绩好的孩子只不过是大脑比别人用的比例更多而已,我们要想从根本上去提升孩子的成绩,对孩子大脑的开发就是最有效的途径。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既不是教育家,也不是医学家,要怎样才能去开发孩子的大脑?
说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做到,首先,我们都知道机器长期不运转就会生锈,大脑的开发就是要让孩子大脑保持活性,学习只是大脑的一个区域功能,科学在进步,我们现在都知道,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除了学习,大脑能干的事情还有很多,某一个区域再活跃都比不上整体的活跃,但是大脑的功能不是无限的,某一区域负担过重时就会侵占其他的空间,要科学的开发大脑,首先要注重学习之外想象能力的培养。
比如我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我让孩子自己试着把古诗看成一篇作文,去其中找寻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等写作文的要素,孩子告诉我,时间是晚上,因为只有晚上才有月光,而且是有霜的季节,因为如果是本来就没有霜的季节又怎么会把月光错当成是满地的白霜呢?地点是在床前,孩子还铮铮有词,老师说床是井栏不合理,大晚上为什么不在卧室内休息在床前透过打开的窗子看月亮而偏偏要跑到井栏边去看月亮呢?古时候没有电灯照明,就靠着微弱的月光难道李白不怕掉井里去吗?我一时竟无言以对。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有人会问,难道这就是开发孩子大脑?对,就是这么简单,孩子通过自己对古诗的解读,不仅加深了对诗文的印象,而且对想象力,自我探索能力还有提升对古诗的学习兴趣都会有所帮助,兴趣和热情能提高大脑皮层的活跃度,我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终目的也是刺激孩子去主动的动脑,而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只需要在平时与孩子的接触中学会打开孩子的思维,拓宽孩子的眼界,并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不要把孩子的思维和全部精力局限在学习上,让孩子更多的接触社会更多面,学会独立思考,大脑越用越灵光,成绩的提升将是必然的结果,而家长也会当得更轻松。
更多育儿知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