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儿童的想象力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TUhjnbcbe - 2023/5/1 22:00:00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天空中飞机后的“白色痕迹”

织子画开先讲一件往事,是自己童年时的切身经历。

暑假中的一天,我和表妹在家门口的合欢树下捡落下的绒花。突然,天空中一阵巨响,抬头仰望,一架飞机飞过,飞机后面有浓浓的白色痕迹出现。当时表妹还比较小,是一个只有几岁的儿童,对未知事物充满的想象,她非常好奇,抬着头、指着飞机高兴了许久,这应该是当年没有见过太多飞机的孩子们都会经历的一种兴奋吧!

天空中飞机的路

图注:对于一个对飞机不熟悉的小朋友,是如何看待这条白色痕迹?对于陌生的事物,富有想象力的人,总是能够想象出自己的答案,并且会有不同的答案。

突然,表妹天真地问我:“飞机后面白色的是什么?”那年我年龄已经大了,早已在学校学了一些各种各样的知识,大概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但是也不是特别确定那种白烟到底是从飞机的哪里排出来的、燃烧的燃料到底是煤炭还是石油等。我脑子一片混乱,正当我思考该如何解释这些问题,可以让表妹这个儿童更加明白一些时,表妹突然高兴地惊呼起来,“我知道了,那是天空中飞机的路”!

表妹凝望着“飞机的路“的眼睛,异常清澈,充满了童年的想象,让我感到儿童的想象力是那么的宝贵,我什么都没有再解释,那确确实实就是一条飞机的路啊,为什么不是呢!尽管我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查明白色痕迹被称为”飞机尾迹“,是一种从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燃烧热量、水汽与周围空气的混合云带,也能查明飞机的燃料是某类化合航空煤油;但是,儿童时代的那种想象力,似乎已经无法复现了。

(二)想象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不仅仅对于依赖于视觉为传递形式的绘画、美术创作非常重要,实际上,它对人的思考、发现、创新乃至人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种深有感触地讲,“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为什么是这样呢?爱因斯坦表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所说的每一个字我们都认识,但说出来的话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那就拿我们最熟悉、最世俗又最可爱的“钱”来做个解释吧,网上之前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你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内涵上就是指想象力,你必须是想到之后,才能做到,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图注:不用写名字,大多数人也知道他是谁,但小朋友们就不见得知道了,转眼之间,距离他获得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上百年了!

对于想象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很可能认为是彼此矛盾的。想象力并不神秘,可以讲是每个人小时候与生俱来的共同天赋,但是,随着知识的学习与增加,似乎想象力在慢慢变弱。我也曾经认为如此,因为来源于我个人直观粗略的感受是,知识有可能使想象力更加丰富,但确实更可能成为想象力的一种束缚。

但曾有学者和辩论者,从逻辑层面做过更多理性而深入的分析。简言之,得到结论是,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并非是说知识不重要。它是在强调知识重要的前提下,要求人们更加注重获取和运行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想象力最强大的功能就在于,它能够很好地突破封锁、扫清障碍。有一项很重要的客观事实是,这些束缚和限制有可能来自于知识和知识传递的活动本身,因为知识是发展的、变化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不应该是死板的、单一的和固定的。既然知识应该是活的,就需要有想象力来帮助它进化。

任何想象的过程,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做个基础,这些知识是想象力的基本前提和重要载体;而想象力,是一种对知识理解和使用的能力,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想象力是对知识的一种运用、创造与创新,这与之前爱因斯坦老爷爷的理念也是一致的。

总的来讲,知识与想象力密不可分,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

(三)培养和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我常常感叹,虽然想象力需要知识做支撑,但知识不应成为想象力的束缚。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大人往往只看到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就会像多了一双翅膀,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

开心的小女孩

图注:孩子的想象力,或许就像她身边的草莓,酸甜可口,给她带来惊喜,也让她的生活因此更加有滋有味,这也是想象力对生活带来的帮助。

儿童想象力的来源,曾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者做过很多的分析。曾有研究团队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判断4-8岁的孩子能否想象出不经常发生的事和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一个人榨洋葱汁(不经常发生的事情);一个人将洋葱汁变成了一根香蕉(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实验结果表明,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情,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想象出来;但那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年龄越大,能做到的孩子越少。而且,还发现孩子都更倾向于用与现实相符的原因去解释,孩子们会用“这个人用力压洋葱,然后做成了洋葱汁”,而不是用“魔术师将洋葱放进了帽子里,然后变出一根香蕉”来解释原因。总的来讲,研究可以表明,儿童的想象力,主要是基于现实和认知发展而来的。

如何培养儿童生活中的想象力,保障在学习客观固有知识的同时,又不扼杀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让想象力的翅膀可以长期陪伴身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人总结过一些很中肯、很实用的建议,总结下来,以下几点,都是切实可行的,织子画开跟大家一起分享。

01

儿童的想象力,来源于他们对实际生活的自身理解。思想活跃的儿童更善于幻想和虚构,因而如果能够培养孩子用心生活、多去理解生活,运用想象的习惯爱好来描述他们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将会成为他们想象力的动力之源。

02

应该注重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作为孩子心理需求的首席听众,把握好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培养其独特的兴趣和特长之处。比如,美术天赋,哪怕是3岁以下的儿童,有的不仅能分辨出三原色红、*、蓝、复色(紫、绿等),而且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力,有的还能创作出形象逼真、耐人寻味、妙趣横生的绘画作品来,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好好来培养和引导他。

用心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图注:儿童的绘画,虽然并不成熟,但可以保存起来;当孩子长大后,将再也不会画出儿时的感觉。

03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千万要避免语言暴力。“你怎么这么多问题,你烦不烦啊?”、“你怎么老干这么多蠢事?”发泄情绪确实能让人得到片刻的安宁,但你有没有想过,不知不觉中的语言暴力是扼杀孩子想象力最直接、最致命的方式。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对这个世界做出的一次积极探索,一句“你真烦”不仅会抹杀孩子的好奇心,更有可能抹杀他的自信心。

04

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也许孩子在文化课学习上稍显吃力或状态不佳,但或许在艺术领域别具天赋。如果非要用统一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孩子,可能家长和孩子都已经失败了,有长有短,才更加真实自然,如果非要紧盯着短处不放,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爱因斯坦曾表示,教育要“少一点功利,多一些探索自然的兴趣”,平淡之中,有大智慧。

(四)想象力的长期保持

孩子天性好奇,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同时固有的思维比较弱,因而想象力远远强过一般的成年人。

所有人都需要保持想象力,包括成年人,保持童心非常重要。事实上,确实也有大量的成年人仍然努力着保持想象力,但很难,曾有人表示,想象力,98%的孩子都有,但是却只有2%的成年人有。因为“长大”的人,好奇心和探索欲已经在经历中慢慢地冷却了下来,甚至因为不再感到“新鲜”而严重衰退。等你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定的人和事,这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想象力显得特别珍贵。如果有一天,你的心累了,或许你的丰富想象力就会不再陪伴你了,你要给自己上一个“闹钟”,定期提醒自己,是否还有“童心”。

成年人的想象力,更多地体现在高级上,而非是好奇心或者脑力充沛上。成年人高水平的想象力需要建立在大量知识的积累之上的,而知识来源于学习与生活的体验,所以高级想象力也是贴近生活的。高级想象力,通过富有创造的联想,加上内在知识逻辑的约束,步步为营、精心设计,往往能够产生好的创作。

丝巾火烈鸟

图注:成人的想象力,就像火烈鸟脖子上的丝巾,拥有一条想象中的彩色装饰,会让它变得更加好看。

而当年童年时代最初培养出来的爱思考、爱幻想的思维习惯和的想象力,就是最重要的基础,是一颗强大的种子。

希望以上这些关于儿童想象力方面的思考,可以给教育者、父母们,以及我自己一些参考,也希望这种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孩子们变得富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的想象力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