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中涵盖烹饪等家务劳动内容,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烹饪为何能成为劳动教育的抓手?教孩子们做菜真的可行吗?我们一起来看于洁老师的这篇文章。
20世纪70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某一日的午后,我们种植了校园围墙边的一排矮冬青;80年代读初中时,运动会开幕前,我们聚在操场边沿围着一堵废墟敲三合土;读高中的时候又敲了一次三合土,很多年后看到校园里那栋楼房,我们都很骄傲地说我们也是做了基础工作的。
当时没有提“劳动教育”这个概念,劳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有时候包干区没有打扫干净,检查巡视的*教主任还会把当天的值日生喊出教室补扫,教室里看早读的老师也不觉得有啥不对。补扫的学生红着脸赶紧打扫好一溜烟回到座位继续早读。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校园卫生外包给了物业公司,校园里冒出来了一群穿着工作服的男男女女,人数还真不少,他们承包了校园各个角落的打扫包括教师办公室。学生可以打扫的区域仅剩教室内。
“劳动教育”概念再提,教育者却没有了抓手。
学生忙于学习,职员忙于工作,外卖和去老人家里蹭饭变得自然而然。一个“忙”字让学生的“劳动”狭义成为“脑力劳动”。
疫情来临,很多城市和乡镇不得不“慢下来”“静下来”“停下来”,学生在家上网课,家长在家监督孩子上网课。平日里一清早各奔东西,晚上回家吃了晚饭又各自回房,突然变成日日分分秒秒抬头不见低头见,时间突然变慢了,相看终于两厌。
山东临沂,一位在家陪娃上了三天网课的妈妈气到崩溃大哭,“实在受不了了,一步也跟不上……就是在那里抠橡皮,抠铅笔,抠本子。自己是个事业女强人,抓孩子学习也不放松,连艺术都抓起来了。”我想这位妈妈说的大实话里清晰地发出了一个信息:孩子的劳动教育不在她抓的范围内。
有家长笑说:“再宅家网课下去,我们母女的情分也要到头了。”
如何让亲子关系和谐融洽?
如何让学生宅家生活不单调乏味?
如何让学生不一天到晚对着手机电脑?
如何让学生肩头有家庭的责任感?
如何让学生每天感觉新鲜有成就?
如何化解疫情时期宅家不出而产生的负面心理情绪?
如何让父母走出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