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最强大脑中国队长王峰的秘诀,天赋之外更需
TUhjnbcbe - 2023/6/5 20:24:00

11月26日晚6点半,能容纳人的复旦三教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教室最后也站满了人,由复旦生科院于玉国教授组织的,同学们期待的一场关于“最强大脑探讨人脑潜能开发”的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帅气阳光的最强大脑中国队队长王峰,在讲台上口齿清晰、思路敏捷且不乏幽默地分享了他对记忆能力开发的一些体会和经验。首先,他从人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甚至圆周率的纪录讲起,让大家体会到了人的潜力是无极限的,不仅仅是体能无极限,记忆力也是,而且它也不受年龄的限制,比如圆周率可记10万位的纪录是由一位60岁的老人创造的。

然后,他又指出潜能的最佳开发方式是从小开发。他举了布加尔三姐妹的例子,指出曾纵横国际象棋几十年的三姐妹的成功与她们父亲当年想进行的这项潜能开发的实验是分不开的。因为父亲一心想证明天赋是可以培养的,于是便直截了当地跟布尔加姐妹的妈妈在谈朋友时就明确了未来希望生6个女孩的想法,原因在于他觉得女孩在当时的环境中被普遍认为是天赋相对要弱一些的,对女孩进行培养更能展现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布尔加姐妹的妈妈居然当场就同意了,并生下了三位国际象棋冠*。

王峰也指出,在发现三姐妹的能力过程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引导很重要,比如三姐妹大姐回忆的,最开始从衣柜里发现一副围棋而后父亲开始教授基本规则的经历,又比如老虎伍兹6个月时,他父亲就把他带到高尔球球场看他父亲打球,并在10个月时让伍兹挥出了人生第一棒的经历。

而后,他也分享了自己在德国记忆之王西蒙在最强大脑PK记扑克牌时的心理历程。他指出,当时他已经离开世界记忆大赛三年了,他拿冠*时的纪录是24秒,而西蒙3年后想找回颜面时的纪录已经到了17.6秒。在只有两个月备战时间的情况,王峰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比24秒的自己快一点,而不是17秒,因为他觉得压力过大,会导致目标的不可实现。在这样的规划下,他在1个月的练习后,就得到了20秒记忆的成绩。而在正式比赛中,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目标,即比24秒快一点即可。于是,在必须为德国队挽回面子和强大的求胜欲驱使下,最终西蒙因心理压力过大输掉了这场比赛。

在此基础上,他分享了一些关于记忆的小窍门。一是应该排除干扰,绝对的集中注意力才有助于提高记忆,比如他为准备记忆比赛前的与世隔绝;二是需要制定一个个的小目标,在他比赛阶段每天都是以小目标来递进的,不达目标绝不休息;三是可以通过联想来加强记忆。因为人在记忆时只有两种要记得,好记的和不好记的。好记的是因为它是熟悉的、经常用的以及与自己知识密切相关的,而不好记的则是远离这三种情况,因此,要将不好忆的转为好记的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它们进行编码,编码成自己熟悉的形式。另外,他也指出,多数记忆大师拿冠*的年龄段是在18-30岁之间。所以,在这个阶段也是提高记忆的最佳时间段之一。

复旦生科院的俞洪波教授也上台生动且风趣地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大脑设计是很优化的,每一块脑区都是有用的,如果过度强化某个区域,有可能就会导致其他功能的损失。然后,他从神经元的记忆模式给了一些神经生理学的解释,比如记忆通路中存在于两个神经元之间,每送一个信号,会在负责记忆的神经元上形成一个响应。但如果给一个连续且快速的电刺激,则会在负责记忆的神经元上形成3倍以上的强响应。因此,这似乎解释了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是更合理的记忆方式。另外,他也指出这种持续的刺激不应该连续进行,否则记忆神经元会不容易产生长期的兴奋,最合理的方式是强刺激、放松、强刺激、放松,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有不断的放松才能更有效率。

不仅如此,他也指出,对记忆神经元的刺激是需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有可能形成有效学习,但我们可以缩小到达阈值的距离,比如他发现运动场跑圈能提高多巴胺的分泌,同时也缩小了阈值。他也谈到了人的可塑性问题,指出大脑皮层的很多部分如前额叶在大学生这个阶段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也是为什么人类要把大学生的学习年龄设定在18-30之间的科学原理。他也强调,要成为一个行业的顶级高手,除了努力,最后拼的那点天赋至关重要。

复旦心理学教授孙时进老师则从他亲身尝试过地辟谷讲起,谈到了人的精神力能战胜一切困难,谈到了自己喜欢做那个“好奇害死猫”、对一切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科研人员。也从佛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的潜能,指出东西方文化的殊途同归。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平教授分享了我关于天赋、记忆和潜力观点。关于天赋,他说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Gifted》(即天赋的意思,中文名叫天才少女),里面讲了一个有天赋的奶奶培养她孙女成为天才的故事,而她孙女的妈妈也是有天赋的,但后来因某种原因去世了。她奶奶很希望把小朋友培训成像她妈妈一样的天才,而小朋友的舅舅则持反对意见。这部片子并没有告诉我们哪种教育模式是正确的答案,但却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是提前学和增强记忆是好的,还是尽量保持儿童的天性更好。

张教授也讲了人工智能对人类记忆能力的碾压,如AlphaGo一周能下万盘围棋,这是任何人类一生也不能做到的,而对于记牌,现在的人工智能可能做到毫秒级,所以,我们可能并不需要在记忆上去做太多的追求,因为在海量记忆方面,人工智能已经是绝对领先了。但人工智能也不是没有短板,比如创新力、常识智能、情感、自我意识,它都没有。另外,在艺术方面比较推崇的“留白”也不是通过记忆就能获得的。所以,也许人类尤其是大学生不妨多把时间分配到如何去寻找创新能力上,过多的记忆已有的知识,有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思维模型限定在已知的条条框框里,也就不容易形成突破了。

尽管几位报告人在记忆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需要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需要有能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的时间段,也需要通过运动来帮助提升学习效率。

张*平教授认为,成功需要的四个“商”:智商、能有效利用时间的时商、能快速从高强度工作或学习中恢复过来的体商,还有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比较反映综合能力的情商。智商大家都知道的,时商的提高也许能通过有效管理时间以及增强和改进记忆及学习方式获得,体商则是能够保证你可以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能力,情商对科研工作者也许可以弱一点,但如果要在社会上走出来,则必不可少。

图文来源:平猫科技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强大脑中国队长王峰的秘诀,天赋之外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