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限游戏之路」的第40篇原创。总共字,阅读需要3分钟。
人类的大脑是神奇而强大的机器,但它并不是像很多流行文化和脑力开发机构说的那样有无限的潜力。事实上,我们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都会受到大脑生理结构的限制,通过训练能够提高的程度相当有限。承认这些限制才是我们正确运用和开发脑力的基础。比如,对人类工作记忆来说,有事物数目上的限制,大概在7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数字,我们就容易产生混乱和偏差。
而人类处理社会关系也存在着类似的限制,英国人类学家RobinDunbar通过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发现,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日常生活群体大小,与大脑新皮质层占大脑整体体积的比例正相关。Dunbar认为新皮质层的增大,主要是为了应对更大的社交圈子所带来的社会信息通道激增。在群体数目增加之后,个体不仅仅是要处理自己和其他个体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其他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持某种平衡。比方说,小张和小王关系出现了问题,你作为他们共同的朋友,就要做出选择是去调和、站队、挑拨还是忽视。如果群体中个体数量为
,那么需要处理的关系数量就是
,会随着
的增长快速增长。
Dunbar发明了一个指标:邓巴数,来表示某种动物能够应对的社会群体规模。对人类来说,这个数字是,对于这个人,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是谁,我们跟他/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拿个更形象的比方来说,如果你偶然遇到两个人在一起吃饭,你能直接参加而不会让任何人尴尬,那这两个人就在这人的范围之内。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是非常精确,普遍认为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在-之间。
不过这个数字确实在各种组织当中有所应用,比如*队的组织形式,连作为执行完整*事任务的基本单位,一般就是-人,我*也有*组织建在连上的传统。人就是*事组织成员达到彼此熟悉、默契、忠诚的上限。
并不是说一个组织不能超越邓巴数的限制,现实当中超过人的组织多了去了。只是如果超过了邓巴数,要想组织仍然具有凝聚力,就需要通过规章制度、流程规范、宣传培训还有更加复杂的管理措施来实现。否则,人们之间就会变得陌生,缺少紧密的合作关系,也很难建立起来共同的价值观和做事方法。
一个组织在发展到接近人这个规模,一定要意识到即将面临的新挑战,提前做好准备。要么准备好更规范复杂的管理方法,要么准备好将组织拆分成更小的分支,要么保持适当的规模。最需要避免的是,没准备好就超过了这个规模,让组织自发分裂,山头就是这么产生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