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先交押金学习完成xx天打卡后,再全额返还学费的操作,这种营销模式可靠么?
全脑开发程老师认为:教育培训,表面上看来是拼师资、拼教学质量、拼营销水平,但实质上拼的是良心。
先付费,后全额返费,看起来似乎很美,但实质上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先付全款,打卡分为不同的等级,返还不同金额的学费
这种操作模式,大多是训练营模式,基本时长为一周,最长时间为一个月(很少)。
当学员每天打卡交作业完成后,会有一定比例的学费返还,如果全勤,则有可能返还全部的学费。
请注意:返还学费会有多种类型
返还的这部分学费有可能直接以红包或者其他形式返还给学员,但也有可能以其他的形式,比如说:课程折扣券或者消费代金券。
课程折扣券的形式,就是当你报下一门高价课程(或者课程价位相对较高)的时候,可以用折扣券抵交学费。
而消费代金券的形式,则是你可以在某平台购买其他类型的产品进行抵扣,或者直接是其他商铺的试用券,只是上面标有相应的金额而已。
第一种课程折扣券的形式,相当于你提前交了下一轮的课程定金;而第二种抵扣券的形式则是机构早已谈好的异业合作形式的一种体现,看似已经返还了学费,但实际上并没有返还,而且学员在使用这些折扣券的时候,产生的消费金额机构还有可能有返佣抽成。
二、先付全款,学费会在一定时间内返还,或者分期返还
如果遇到这种形式,一定要高度注意!
如果培训机构采用这种形式,一般在后面都有相应的金融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机构将你的学费直接作为投资资金,汇聚到自己的资金池里通过金融运作实现增值。
这种操作,是最危险的行为,年的线下教育品牌优胜教育、线上教育品牌学霸君的爆雷,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员跑路的直接原因就是经营的资金链断裂,无法支撑后续的运营。
培训机构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跑路,实际利益受损的是已经报课的那些家长,还有为培训机构提供服务支持的那些老师及其他员工。
老师没有工资难以支撑后续的课程服务,孩子没有办法学习后面的内容。
甚至还有家长因此而背上了所谓“教育贷”的黑锅,尽管孩子没有上课,还得给金融机构还“贷款”。
结束语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出现了资金方面的困难,大多数从业者以及机构的老板都在苦苦支撑,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能够恢复原有的经营状态。
但同样也有一些机构拼命砸广告,将客户往线上引,并且在广告之中承诺了很多看似很美好的内容,其中就包含——先付费、再返还学费。
免费课或者低价课用来吸引学员报名后续课程,或者报名引流(低价)课或者线上训练营返还学费,这两种方式在培训机构的营销活动中经常出现,只要注意,就不会掉进陷阱,蒙受损失。
但是,对于那种预付金额比较高,而且还会承诺分期或者到期后一次性返还学费的内容,建议大家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多多考虑,避免上当受骗!
毕竟,机构也是需要盈利的,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是要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