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认知觉醒解决学习困惑的超实用宝典
TUhjnbcbe - 2023/6/21 19:27:00
白癜风有什么药涂 http://m.39.net/disease/a_6160465.html

当下这个时代,无论你是在校还是已经离校,学习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课题。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感到缺乏动力,学习时容易分心走神,自由时间容易失控,情绪波动无常等问题,如何才能轻松化解学习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获得独特的学习优势呢?

周岭在《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中,从学习的技法和心法两个板块,帮助我们了解学习中底层的学习规律和心理规律,从而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更好的学习习惯、更优的学习方法。

畅销书作家卫蓝评价:“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找到学习方法,减少学习阻力,看见学习成果。这是比‘逼自己学习’好倍的路径。”

01了解大脑的认知规律

明知道学习重要,可还是忍不住拿起手机;明知道跑步有益健康,可还是坚持不了几天;明知道要事优先,可还是整天围着琐事转……

“虽然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的一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我们明白很多道理,想要改变许多习惯,却发现困难重重,许多人希望通过意志力实现转变,却发现收效甚微,不仅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而且充满痛苦和挫败。

《认知觉醒》从大脑的进化演变过程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可分为三个脑区,本能脑是生物演化出现动物时就存在;情绪脑是经过2亿多年的演变进化,哺乳动物所独有的;理智脑是人类用于思考的脑区,在7-20万年前才进化完成。

遇到危险时,本能会自动反应为攻击或逃跑。在现代社会,即时满足的天性,决定了人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会自动选择避难趋易、急于求成。

因此,人们逃避困难,只喜欢做简单舒适的事,遇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缺乏耐心,容易放弃。

其实,习惯之所以难改变,是因为它的自我巩固——越用越强,越强越用。因为大脑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我们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那感性思维就会占据主导;但若是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那理性思维便会占据上风。

作者例举了骑自行车的道理,骑自行车看起来很简单,只要坐上去不停地蹬,保持住身体平衡就可以,但是不熟练时,心理上还是很紧张,身体很容易东倒西歪,要想骑得稳当自如,必须不断地进行练习,因为只有经过足够多的练习,大脑相关神经元的连接才会变得坚固,这时才能真正掌握骑车的技术。

要想改变原有的习惯,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启动,作者还罗列了场景式行动清单,例如:当你学习时,要移除视线内所有和学习无关的物品,努力消除干扰,保持足够的专注;在身边准备一个本子,当出现杂念时,立即把它写到本子上审视......

人和人之间的能力竞争,说到底是脑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若能多开发一些脑力,就会多一点竞争力。

02掌握学习的窍门

“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成绩平平?”相信这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问题。

北大毕业的“核聚老师”在高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仍处于班级中下等水平,有着强烈向好愿望的他十分焦虑,因为不论他多么努力,成绩提高都不明显,他焦虑得几乎崩溃。

经过几番冥思苦想,他明确了一个问题“今天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进步!”。

在想明白这个问题后,他建立了一个“进步本”,将学习上的每个收获都记下来,包括新学到的知识、不会做的题、搞明白的错题、学习总结、学习中的思考等。

但他并不满足于记录,因为记录不等于进步,只有把东西记在脑子里,不会忘记,才是真正的进步。

因此,他会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把本子上记录的内容拿出来重新做、反复看,不懂就问,直至理解每一个步骤的细节,并做到任何时候都能快速做出而且不出错。

自此,他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开始突飞猛进,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努力,他在高考时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并如愿被北大录取,实现了逆袭。

模糊是学习的困扰之源,“核聚老师”的经历,充分印证了“清晰”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当处于一种“没得选”的状态时,我们更容易保持专注,也更容易静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情。

对此,作者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第一步,列出当天所有要做和想做的事情。第二步,按重要程度对所有事项进行排序。第三步,根据当前所有可用信息把每项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里。

总之,计划要明确到自己不用动脑就可以迅速行动。当不用选择时,人们的行动力会显著提升,对学习过程的掌控感也大大增强。

因此,拥有了清晰力,也就拥有了学习上的竞争力。

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0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莫大的困扰,尤其对需要专注的学生而言,影响更是无法言喻,不少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时间被浪费后又后悔不迭、懊恼万分。

还有很多学生或职场人士有着提升自我的强烈愿望,将假期或空闲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留一丝余地,结果非但实现不了目标,反而在娱乐中无法自拔,因此心情沮丧至极,并会在内心深处自我否认。

正如作家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但是懊悔、悲伤、愤怒和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唯有主动削减欲望、降低期待,才有可能让自己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

因此,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显得尤为重要,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

作者讲述了上大学时学校组织米跑步体能测试的事情,刚开始训练时,每次跑步都是既痛苦又煎熬,而且还无法达标。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当哨声一响,他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窜了出去,由于体能的消耗,他很快失去了后劲,就在准备减速松口气时,他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前的10米处,觉得这个距离很短,可以再坚持一会儿,等跑到这个点后,他又把目光瞄向了下一个10米处。

经过这样的重复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因为感觉并不是在完成一项困难的测试,而是在玩一个追逐游戏,身体自然轻松起来,结果顺利达标。

一个痛苦的考核项目,因为情绪和注意力的变化,最后竟然变成了他每次都跃跃欲试的期待项目。

很多时候,困难和压力总会把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我们以为自己没有选择,其实还有更多的角度可供选择。

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04结语

无论是学习还是成长,一个人想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些认知的触动,但仅仅是触动还远远不够,必须采取有效的行动,懂百点,不如改变一点。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讲:“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

期翼我们都能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利用优质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各项能力,最终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认知#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知觉醒解决学习困惑的超实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