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我们都会感到自己大脑里面经常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声音说马上就要睡觉了,另一个声音说哎呀,再刷一会儿手机。
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声音是要写作业了,另一个声音是还想再看一集动画片。
那么其实这两个打架的东西就叫作“理智脑”和“情绪脑”,其中负责掌管理性脑的这个前额叶的部分,它会告诉我们说要努力,要学习,要刻苦,但是我们的情绪脑更希望轻松、快乐、愉快的事情。
所以,大脑里面经常会有这两个声音在斗争,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前额叶远远没有成熟,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性脑非常弱,自制能力就会更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拒绝拖延,充满行动力呢?
其实,人的大脑是可以被训练的,有一个著名的法则,叫作法则。它其实非常简单,当你的脑子里面有任何一个目标的时候,想做任何一件你应该要去做的事的时候,给心里边儿倒数,数到一的时候马上就去行动。
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人类有两种快乐。
一种快乐叫作即时快乐,例如说我们马上喝一杯可乐,刷一个抖音,一秒钟内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快乐,这个就叫即时快乐。
还有一种延迟满足的快乐,例如我虽然没有刷抖音,但是我用这个时间写了一篇作文,完成了一个目标,定了一个计划,那这个快乐来得晚了一点,但是这种快乐他其实更大,更让人上瘾。
所以我们就是需要用这样的一个法则来让孩子能感受到延迟满足也能带来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会更大。
那么当孩子能感受到此刻我不去看动画片,我先去做一个事情,这个事情原来做完之后也会很快乐的时候,大脑成为习惯,慢慢的就会变成孩子的一个行动力。
如何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用这个方法呢?例如,孩子现在该学习了,不管别的,五四三二一来开始马上写五分钟作业。
大家要注意这个目标一定不要过高,在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小目标,可能你就写个十分钟作业或者写五分钟作业都没关系,最主要的是训练了从想到到做到的行动能力。
这样每天坚持,坚持到一个星期,一个月,可以给孩子设定不同的奖励机制,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去参与训练。
尤其是在孩子十岁之前,他的大脑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训练会让他以后养成非常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