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恋爱的季节也到了。
再过几天,百万考生将结束高中生活,对他们来说,恋爱不再是禁忌。母胎单身18年的考生,大概会忍不住想尝尝这恋爱的酸臭味。
澎湃新闻曾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学霸考生发去一份“年高考学霸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他们对恋爱的看法,40%的人表示对恋爱憧憬过。
更有受访者直接聊起自己的高中恋爱故事。有人说,“当时想追,但追之前人家就有对象了。”他表示,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很憧憬。还有人说自己高中就谈恋爱了,没有影响到学习,“对我俩来说是积极影响。”
谈恋爱总归是好事,可总有人谈着谈着,丢了自己,只剩一个恋爱脑。
青春期的恋爱脑,无可厚非
恋爱脑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指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恋爱脑,通常发生在恋爱初期或友谊至上、恋人未满期。女生,通常就是恋爱脑的重灾区。
不小心中了爱情的箭,就要为爱情负责到底——我的灵*就只能够用来谈恋爱,其他事都做不了。谈了恋爱的人,偶像剧每天都在过。她们的高中生活,是一直谈恋爱,偶尔做做题。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的陈小希就是典型的恋爱脑高度中*者。
自从爱上了江辰,生活基本就是在“如何追上江辰”中度过的。
来看陈小希一天的生活:早上拿着包子或油条在楼下等江辰,上课时斜着眼睛看着江辰,争分夺秒与江辰说话,写情书表白江辰。
她有多喜欢江辰呢——如同她自己所说,“只要他出现,周围的环境都自动褪色,然后他在人群中,发着光。”
反正,女生一旦有了喜欢的人,便会压抑不住自己,每天都围着他转。长期浸染爱情浑水的赵观潮(《我只喜欢你》男二)将恋爱脑郝五一描述得堪称“教科书”级别:
“你每分每秒都在偷看我,恨不得把眼睛都长在我的身上,每分钟都在想我,睁开眼睛想见到我,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我,心想,以前怎么没发现,眼前这个男人怎么那么有魅力,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控制不了自己。”
听完后的郝五一,除了连连点头称是。谁叫站在她眼面前的,就是那个她午夜梦回都会想的人呢。
可以这么说,在大学之前的恋爱关系中,女生一旦谈起来,即便平时的“人设”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都会秒变恋爱脑。因为,初尝恋爱滋味的少女们,没有经验,一不小心,爱意泛滥过了,非常正常。
所以,恋爱脑实际上是我们平庸高中生陷入爱恋时的一种正常恋爱观。
回看青春期,谁还没有暗恋过一个人的经历,谁还没有曾经蠢蠢欲动想早恋的冲动?加上回忆滤镜的青春,不禁也会令人感觉,青春曾经早恋过、为爱成绩下跌过,这才完整。
青春期恋爱脑,她们幻想着符合年龄的故事,烦恼着符合年龄的恋爱。这种幼稚的恋爱脑,无可厚非。
不如试试逼自己长大
恋爱脑陈小希和郝五一之所以还显可爱,是因为她们那时的恋爱故事的设定是高中生。如果将她们换成大龄女青年,重复以上的情节,恐怕就没人说她们可爱了。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保质期一样,别人对恋爱脑的好感度,也有保质期。一直恋爱脑,只会令人非常厌烦。
小新曾经有一个恋爱脑的朋友,在大二时交了一个学霸男友。男生一进实验室,就像人间蒸发。
而我的朋友,本来也是努力上进好青年,没有恋爱之前,早9点到晚9点,都在钻研她最喜欢的语言学。可是一恋爱,她就变了。
在外人眼里,她变成了一个离不开男朋友、话题永远绕着男朋友转的人。曾经跟她形影不离的朋友,不得不让位给她的男朋友。
自从她恋爱后,我变成了一个功能性的朋友——专门听她的恋爱故事的人。她可以为男朋友舍弃一切的兴趣爱好,她的情绪完全随着男友当天对她的态度而波动。
然而,如此细心体贴的女朋友,在她男朋友眼里,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她变成了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只会谈情说爱的人。
还记得,当时他男朋友在我跟前抱怨,“这个女生怎么可以这么闲。”褪去了偶像剧的滤镜,恋爱脑的女生,确实不讨喜,甚至惹人反感。在女生看来的心甘情愿、不计付出的伟大爱情,到了男生那边也许就成了招架不住的负担,成了想要逃避的情感。
在知乎上,一则关于“恋爱脑的女生有多可怕”的问题下,有知友总结了恋爱脑女生的“五大特征”:
会变得极其感性。男生变成了自己的全世界,他一通电话可以让你食不下咽。和别人聊天不到三句就强行尬聊到恋爱和男朋友。当男生冷淡自己的时候,一会觉得我好难受啊,我要怎样让他更爱我呢,一会觉得不行不行,我要理智,不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很容易被感动。男生犯再大的错,再一次次突破底线呢,而只要自己被他哄两句,给颗糖,自己就会原谅,笑逐颜开。只要失恋,自己的全世界就会崩塌,从此一蹶不振。
看者都能感受到,恋爱脑的女生是真的惹不起——她们一旦恋爱,就像失去自理能力一样,实在令人可怕。
恋爱脑,大概只能是青春无知时的特定标签,一旦越过成人礼,便不再可爱。
因为等你真正步入成人世界,站在毕业和前途的十字路口时,你就会懂得,恋爱,不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如果你的恋爱观还停留在高中,对不起,我们三观不对等,还是不要谈恋爱好了。或者你逼着自己长大吧?
恋爱脑,为什么不用来爱自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被很多人用来作恋爱脑的经典例子。松子,单纯善良、肯付出。她因为渴望爱情,所以对待爱情也最真诚,为了所爱的人,愿意付出一切。
善良人本来应该得到好结局,然而松子的一生,就是被嫌弃的一生。即便死去也是在一堆垃圾里,被人嫌弃。
恋爱脑的人,就像松子,他们并没有做任何坏事,甚至一直在付出,却一直被人嫌弃,甚至讨厌。
有人评价,恋爱脑的人可能就是比较愚蠢——吃力不讨好,稍微精明的人都不会做。说到这里,我都有点同情恋爱脑。
想起我那个爱上学霸的朋友,恋爱脑如她,在与学霸几次分分合合的过程中,最终也顿然感悟到恋爱该要怎么谈。
后来她说:“两个人能够成为情侣,就是在未谈恋爱之前,对方都有一个互相欣赏的点。”
保持原样,不改变,其实是最好的恋爱状态。需要以牺牲某东西作为代价的恋爱,不值得爱。
就像《侧耳倾听》中的小雯与圣司一样,他们互相欣赏,然后走到一起。两人虽然在人生规划上有差距,但双方都在往各自喜欢的方向前进,没有谁为谁付出,没有谁一定要负担谁。
日剧《倒数第二次恋爱》中对恋爱的看法很特别:“所谓人生,就是去和自己的未来恋爱。爱上自己的未来,一定能有乐趣地生活。如果未来爱上一个人,也不要想着那是人生最后一次恋爱。那应该是倒数第二次恋爱。”
因为,只有不将恋爱放在过重的位置,才能好好地去对待爱情。
确实如此,你原本优秀的品质,可能就是被恋爱脑的驱动下,一步步改掉了。所以,丢掉恋爱脑的第一步,先好好爱自己吧。在恋爱这条路上,只有自己,才能陪自己走到最后。
不过,如果你还年轻,还对爱情有着新鲜滚烫的热情,还只是情窦初开而已,以上就当我没说过,你们还是先尝尝恋爱的感觉再说吧。
你曾为恋爱做出过什么
让后来的自己觉得不能理解的傻事?
撰稿
凉亭
编辑
秋裤
排版
阿明
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