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爸说教育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孩子是有“天赋差异”的。
明明是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孩子连路都不会走,可有的孩子在10个月就已经走得飞快,甚至在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早早地掌握了爬行这项“特殊技巧”。
接下来,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陷入一个“怪圈”:我的孩子反应得慢——我的孩子不如其他人——我的孩子没有别的孩子聪明。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焦虑,无数的家长都在这种自我创设的对比中,在无意中给孩子贴上“技不如人”的标签。
更可怕的是,父母的这种焦虑和担忧,会伴随着孩子成长传播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越来越糟糕的负反馈。
现在的宝妈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须知孩子脑力发育按钮在你手中
就像是《大脑发育的*金五年》中提到的那样,当一个宝宝在15个月大的时候还学不会走路,并不天然意味着他高中学不会微积分,也不会影响他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这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太小了。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个体的孩子的确存在差异,但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脑力差距”,更多地在于“聪明阈值”上的区别,而这个阈值的按钮,其实正在我们父母自己手中。
根据脑力科学家的研究,大运动发展训练,就是父母掌握的第一个聪明阈值。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大运动发展,孩子大脑发育的第一个信号,它就像是大脑这台复杂机器运行的第一步程序,向“黑箱”外的父母,展现出孩子实际的发展状况。
正是因为大运动发展是孩子脑力发展的第一个信号,所以我们的宝妈经常会听到医生不厌其烦地嘱咐,要让孩子多爬,多翻身,多锻炼,孩子越动就越聪明,其实这不是刻意为父母营造焦虑的情绪,而是让父母注意孩子脑力发育的信号
那么大运动发展是怎么和孩子的脑力发育建立联系的呢?或许我们还得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大运动发展怎么影响到我们宝宝的脑力发育呢?两点区别别忽视
一方面:大运动发展改变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
或许现在的父母还没意识到的是,躺着和爬行以及行走的区别,绝非仅仅是运动状态的差异,更在于对于这个时间的思维方式的差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
躺着面对的世界是二维的,而爬行和行走面对的世界,则是三维世界
当孩子还没有学会爬行的时候,他们的双眼会局限于他躺着和坐着的地方,虽然环境变了,但是眼睛的观察方式没有变,直接影响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的固定。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发育,都是脑细胞不断地接受和释放信号的一个过程。
当宝宝还没学会爬行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简单和被引导的,结果显而易见,当孩子无法通过主动学习释放和接受大脑信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发育会出现“停滞”,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脑越用越灵”的真正原因
换个角度的来看,当孩子的思维方式从二维变成三维,接触的东西多了,大脑细胞的交换过程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大脑也就在不经意中进入开发的“第二个阶段”。
另一方面:大运动发展还会产生正反馈效果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他们自己掌握自己的身体更酷的事情
当孩子还学不会爬行的时候,他们大都处于一种“任凭摆布”的无奈状态,可当他们学会爬行后,他们更愿意主动地接触这个世界。
这其实和学习是一个道理:被动学习永远费时费力,主动学习才能一通百通。
放在孩子的大运动发展也是一样的,特别是这个过程更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当孩子成功的次数越多,他们也就自然而然愿意去挑战更复杂的步骤,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实现孩子的脑力的进一步发育。
既然大运动发展“百益而无一害”,是不是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越早越好?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想就又掉进了一开始的焦虑陷阱。由于孩子的大运动发展影响因素是多元的,父母也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孩子的大运动发展=基因+后天训练
如果说基因决定了孩子大运动发展,即脑力发展的高度,那么后天训练就决定了孩子大运动发展的广度和速度
可即使是后天训练是可控的,也不代表父母可以超前训练,越多越好,要想实现脑力的发展,有两个底线必须要坚持。
底线一:大运动发展是客观规律,不能拔苗助长
要想通过大运动发展,开启孩子大脑发育的第一步,父母首先需要克服焦虑情绪,越早越好和越多越好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科学发展才是真理
大运动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步骤:俯趴,翻身,扶坐,爬行,扶站,走路,跑,跳。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情况,适当加快和必要减慢,但是绝对不能“跳级”,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拿爬行来说,看似无关痛痒,可如果跳过爬行直接学习走路,不仅会延长走路的学习时间,还会让孩子走不稳,为将来的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
下面是一张孩子什么月份进行什么大运动的对应表,按照这张对应表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才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态度。
底线二:急不可取,重复才是关键
大运动学习归根到底还是脑神经和四肢神经的第一次“亲密合作”,重复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怎么办,而是让孩子建立大脑和四肢的固定联系,走路是迈出左脚,然后再迈出右脚。
别小看这点区别,这就像是学习写字时的笔画,打好基础才能走得稳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不必太过紧张,通过必要的游戏方式,引导孩子的身体变化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命令式的教育方式,非但会让孩子产生反叛心里,还会让孩子打心眼里抵触大运动的学习。
总而言之,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工作,重要就意味着父母要打起注意力,长期则意味着父母要放下焦虑的心态,按部就班地进行,孩子的脑力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发展
PS:本文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