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哥读了这么多年书,这两天被一张图给羞辱了。
量子?波动?速读?
一听就觉得,是种深不可测且带着玄学气息的高级技法。
等机哥看到技法展示,更是震撼我妈……
一群小朋友,工工整整地坐在课桌前,刷刷刷地快速翻书,就可以轻松把书读进脑袋里。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在某机构举办的一场速读比赛中,我们看到小朋友把眼睛蒙上,照样可以阅读。
这么牛x的技术,为什么当年没告诉我?!
机哥小时候要学会这个,哈佛剑桥斯坦福,岂不是随便我选?
带着羡慕,机哥又仔细地看了看量子波动速读的技术简介:
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脑呈现动态的影像,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全面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天……1-5分钟可以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
照这么算,咱40秒可以读完《论语》,两分钟读完《老人与海》?
即便是73万字的《红楼梦》,也只要半个多小时??
我tm……
机哥先按住内心的质疑。
找来一本书,想亲身探究一下量子波动速读的可能性。
这本书不算厚,里面的字还挺大,图文并茂。
为了让大家看到真实的效果,机哥严格按照视频中的速度翻书,并用相机还原我眼中看到的画面。
大概是这个效果:
来,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个鸡毛啊!
别说把整本书的内容看完,里面哪怕一个字、一张图我也没看清。
这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要么是发明这项技术的人脑子有问题,要么是我脑子有问题。
说到这里,隔壁八弟及时提醒了我。
“你看不到,不代表别人看不到,说不定是因为你没学会他们的方法呢?”
也对,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机哥又看了看他们的技术简介。
原来,量子波动速读,并不是单纯用眼睛去看书。
而是要去“感知”一本书。
怎么感知呢?用的是一种叫做“HSP高感知力”的技术。
这是个啥?
机哥检索了一番,原来HSP是“HeightenedSensoryPerception”的简称。
字面意思是“感官知觉增强”,某些机构翻译成“高等感觉认知”。
听起来很晦涩,这么说吧,感官知觉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五感”: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嗅觉。
而HSP就是增强五感之外的感觉,实现的一种高等感知能力。
机哥在某家教育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