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妈妈在宝宝出生后都会特别在意宝宝头围大小。她们总觉得宝宝脑袋大就是聪明,头围越大越好。
其实头骨过大、也可能是脑部出现了问题的表现。父母可以比较以下儿童头围参数表,对照下自己孩子的头围大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那么头围大的孩子真的比头围小的孩子聪明吗,其实这是谣传。
著名的脑科学家、心理学教授洪兰说,在统计学上,脑袋大小和聪明的关系系数只有0.34,只有12%的IQ可以归因到脑体积的大小。
举个例子,我们普通人的脑重大约在g,爱因斯坦的脑重才g,大文豪屠格涅夫脑重为g。脑重差距如此大的二人却都是这么优秀,这说明脑袋大小跟智商高低关系不大。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距呢?脑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与后期大脑发育有关,脑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从出生以后大脑神经元连接就一直在发展。
直到二十岁才趋近于成熟,神经元连接的数量才趋于稳定,所以说大脑发育的程度与后天的经验刺激有关!
很多父母都早早地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希望孩子获得多种技能。从塑造大脑的角度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一种新环境对孩子来说都能够带来不同的体验,加速脑内神经元的建立。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一种选择,但不是最佳选择。
著名脑科学领域的专家洪兰曾经说过:“激活大脑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阅读和游戏”。而这三种方法,也被称之为激活大脑的“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运动
研究发现,动作训练能够促进神经元的连接,经常运动和不经常运动的孩子相比,神经元网络会更加丰富,所以爱运动的孩子大脑更聪明(所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误区)。
如果稍微了解过脑科学,家长一定反对孩子体育课天天被语数外霸占。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多运动来保证各种激素的平衡,才不会生病。
而且运动能使人分泌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对人体至关重要。多巴胺不足可能会引起多动;肾上腺素不足引会起注意力不集中。
但同时家长也要注意:每个人的天分不同,要根据孩子的协调性,肌耐力等综合考量,选择符合孩子天赋的运动项目,别盲目跟风。
第二把钥匙:阅读
说话是本能,而阅读是后天习性。孩子有基本对话能力后,就应该有意识培养他的阅读能力了。一般2岁为宜。
洪兰说,人一分钟可以看字个,可以说个字,阅读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多。
著名脑科学家洪兰研究发现,阅读能够刺激大脑的各个区域,文字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所需发展的能力,而绘本中的图画还能提升孩子的审美,绘本给孩子感官的刺激丰富,更有助于大脑的发展。
父母请注意:针对幼儿选择绘本时,建议选择饱和度高的鲜艳的绘本,更有助于刺激各项感官,同时亲子阅读一定要挑选孩子感兴趣的,适合孩子的。符合孩子天性的阅读,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把钥匙:游戏
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斯宾塞(英)
只要稍微对脑科学有所了解,父母一定不会反对孩子玩游戏。在游戏中,大脑会产生一种可以促进神经分叉生长的物质,并且是大脑发育的营养物质。
换句话说,孩子游戏中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使他的大脑变得更加强大!这一点哈佛大学的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也早有推论。
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中认为,通过游戏能够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经验刺激,建立更加牢固的单脑神经元连接,而这种连接对于孩子未来学习、行为、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父母需要记住:亲子互动游戏效果最好,同时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满足这几点,趣味性、适龄性、创造性和难易程度的递进!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变得更聪明,那么从现在起,利用好游戏、阅读和运动这三把钥匙吧!给大家分享我家孩子开发脑力的书单,帮助孩子激活的大脑!
1、《宝贝脑力总动员》
简介:适合0-3岁宝宝的专注力训练图画书,全10册,包含躲猫猫、找不同、大搜索三种类型的游戏。
推荐理由:难易度分级,帮助孩子循序渐进锻炼专注力;主题贴近孩子生活,画面活泼童趣。
2、《儿童全脑思维训练》
简介:适合4-8岁的孩子,全书四分册《酷玩篇》《奇趣篇》《创想篇》《欢乐篇》,每册约80个益智游戏。
推荐理由:科普知识+互动游戏融为一体,开发潜能,练就超强大脑。
3、《IQ益智游戏大百科》
简介:适合7-14岁的孩子,全套共5册,日本数学家秋山仁博士编纂的益智游戏书,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经典益智游戏,在提高智力的同时,也是一场关于益智游戏的普及之旅。
推荐理由:带你玩遍古今中外益智游戏,除了益智游戏以外,最让人惊喜的是,对于益智游戏原理的解析,手把手教孩子如何自己做经典的益智游戏道具,真正意义上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越玩越聪明。
我始终认为,那些从出生那刻就拥有超凡智商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我们眼中的天才,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使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正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