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都很羡慕智商高的孩子。他们拥有很高的智商,所以学习会很好,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出色的表现。但是高智商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较罕见的存在。一般人的智商都处在一个平均值,所以说与他人无异。
但是在很多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智商的孩子在先天条件上,与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导致这些差异所发生的原因则是后天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发挥了其潜在智能的10%。”
但是,很多家长仍然认为智商依旧属于先天条件,所以很容易忽视孩子后天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推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发现了很多高智商儿童之间的共同特点。
被称为“智商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推孟在20世纪20年代做过一次大规模的研究:通过智力分数测试挑出个智商大于的孩子,持续追踪他们的后续情况。
而且这次实验中也总结出了3点,是这些高智商儿童之间的共同点。
美国心理学家:高智商的孩子们确有3个共同点,但并非都靠遗传
我们不否认有些孩子天生智商就很高,但是那种“神童”一般的存在都是凤毛麟角的,所以们想要达到目前这种数量的高智商人群,后天培养出来的依旧是“高智商”的主力军。
1、专注力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专注》中,特别强调了以上的观点:专注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有一档节目是《天才儿童》,这个节目是通过竞争聚集了各种智力超常的儿童。其中有个14岁的小女孩儿Nishi,被称作为“人类计算器”。他的父亲在后期采访中说:其实Nishi是拥有很强的专注力和自控力的。
17年的《天才儿童》的冠军叫Rahul,经他自己讲述:参加比赛之前,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专注和反思的。
2、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创造力的话,是没有办法发觉很多事情,比如苹果砸在你的头上,你只会觉得疼,但是砸在牛顿的头上就发现了地心引力。放到现代就有了,比如像智能手机的乔布斯,还有年仅8岁智商就岁的高寒高庸涵小朋友。
而拥有创造力的孩子一般的求知欲都很强,他们喜欢去摸索探索很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有这种能力,不管是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3、生理条件
生理条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体机能,代表一个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
我们古代有一个词叫做“文弱书生”,解释就是一般读书好的人看起来比较文弱的。但是实际上,高智商的孩子身体发育也是很好的。这就是因为人们在运动中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做“多巴胺”。
多巴胺作为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神经递质,能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神经元之间的联结越多大脑就越聪明,因此运动越多的孩子智商相对更高。
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发出孩子的高智商呢?
既然说了高智商可以后天培养出来,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
1、抓住孩子的黄金期
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所以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是很快的,也有助于孩子智商的提升。简单地说,孩子智商的85%都是在三岁以前所发育的。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的智商,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黄金期。
2、利用书籍培养孩子
让孩子脑部发育的更好,那么主要是对脑部神经元的刺激,而这些刺激主要来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味觉嗅觉主要来源于生活,但是视觉听觉触觉我们可以进行综合,那么游戏绘本儿这一类将会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助力。
有这样一本书,是我使用以来反馈最好的一本书叫做《脑力总动员》,别看他只是一本简简单单的游戏书而已,但是囊括了孩子3岁以前发育所需要得到所有需要动脑的游戏。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大作用。
一共是10册,主要分为3大类找不同、躲猫猫和大搜索,而且知识的覆盖面也大,可以让孩子接受更多的事物,增加孩子对生活的认知。
3岁以后我还在搭配另一套书进行辅助《幼儿左右脑开发游戏书》,更加细分到左右脑,也是通过游戏来提升孩子的记忆力、空间感知、视觉训练、语言能力、创造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等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