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学教育非常普遍,大学生无处不在。用人单位也在不断提高对学历要求的门槛,以筛选出更优秀的人才。为了抓住优势,国家对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
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升学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去辅导班补习已成为当代学生的常态。在教育的焦虑下,为了打破这种恶性竞争,教育部采取行动了。
一、双减政策,即将实施
不久前,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主要是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对校外辅导培训机构进行整治。学生假期和休息日,严禁进行校外学科辅导。
鉴于目前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一份有关上海新学期减负政策的通知,把减负与考试联系起来,在全国打出减负“第一枪”。
许多家长在看到这项政策出台后,松了一口气,终于减轻了补课带来的负担。然而,一些家长认为这是因噎废食。如果不让学生在校外补课,那么将无法保证孩子的成绩,而最终孩子的升学还是要看成绩,这样让家长不能甘心“躺平
二、放大招把英语踢出了小学,上海迈出“双减”第一步
上海迈出了“双减”的第一步,英语被从小学考试中踢了出去。减负的大刀直接从上开砍,对中小学的考试和课时分配均提出了要求。
家长们对于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一线城市中,小学英语学习是学生们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一些家长对学习英语的追求近乎疯狂,但是却不能责怪他们所有人。毕竟,英语能力与升学息息相关,英语好的孩子在总成绩上会有优势。正是因为升学的压力,如果取消英语成绩,确实给学生们了负担。
上海直接从小学一、二年级的考试入手,相信会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减负有效果。近日,上海市教委颁布新规定,规定中要求,中小学生月考或联考也不再举行,小学阶段的期中考试也被取消。
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只进行期末考试,以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的期末考试只允许考察语文和数学,取消英语考试。
英语只能考查的形势进行,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同时还要求初中的期中、期末考试只能考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他科目只能以考查的方式进行。
三大主科在小学的课时安排中,语文课的课时是最多的。毕竟,在小学学习识字才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小学生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和二年级时期,其次是数学和英语
除主课外,体育课每周达到5学时兴趣课、拓展课和探究课的安排也会均衡安排,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们对有意减轻学生考试科目和课时数的负担,有看法。虽然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减轻压力,但入学的压力是存在的,不容忽视。
三、家长对取消小学英语考试有不同的看法
取消英语考试的呼声由来已久,上海成为第一个勇吃“螃蟹的城市,率先迈出“减试”第一步,然而好处与风险并存,家长们不禁又要担心。
1、新规定得到部分家长的赞同
一些家长认为,取消小学阶段的英语考试,可以学生的很多负担。如果没有英语考试,那么许多学生就可能不会去校外补课,毕竟校外辅导班老师的英语更专业。大多数家长无法对孩子的英语提供指导,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只能给孩子报培训班辅导。
2、一些家长对新规持反对意见
一些家长并不认同这一措施,虽然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但等孩子们升入高年级后,仍然要参加初中和高中的英语考试。而外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了高年级才能赶上。
英语在各个阶段的入学考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学生是迟早要学会的。然而在小学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减轻未来的英语学习负担。上海最近宣布小学期末考试将不再学英语,负担将从“减试”中减少。
总结取消英语考试的是为了,减轻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小学期间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此外,在上海迈出的这一步,也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就一定会效仿。小学英语考试被取消,是否适用于所有城市。相信不同的地区,教育环境也不同,一切都是从孩子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