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聪明才智应是每一个父母都在为之奋斗的梦想,父母自身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心血,都是为了儿童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可能有的时候,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自己的聪明,关键是父母平时不注意,或者当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时,父母只是觉得孩子很淘气,没有上心。
正是这些行为证明了孩子们越来越聪明,所以当孩子们出现下面这种行为时,父母不能盲目地认为他们很讨厌,很可能会“埋没”真正的天才。
2岁前宝宝有以下行为,说明在悄悄变聪明:
1、孩子喜欢光脚跑
自小孩学会走路后,就一直光着脚丫满地跑,就像开挂一样,无论怎么抓也抓不住,无论怎么说也说不听。父母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特别生气,不是因为孩子淘气,而是担心孩子会生病。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儿童光脚跑时,能刺激感官触觉发展,能感觉到地面的温度、地面的质地和软硬程度,所以不要以为儿童光脚跑就是过于顽皮。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当于在做感统训练,当脚丫受到外界刺激后,神经突触就会形成,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越多,孩子就越聪明,所以父母不要总是一味地为这件事发怒。
2、宝宝喜欢撕纸,喜欢扔东西
小孩子淘气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两岁大的孩子,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看到什么都想弄清楚,撕纸、扔东西都是很平常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会觉得特别烦躁,因为一个人照顾孩子已经够辛苦的了,还因为他们每天都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而且孩子还会把家里的抽纸一张一张的抽出来,家里的书也会一点一点地撕掉,无论手里拿着什么东西都会把它扔得到处都是。
以父母的观点来看,孩子的这种行为的确很令人气愤,但真正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孩子这样做是在发展因果关系和空间知觉,就拿撕纸这一动作来说,我们看到的是宝宝在破坏。
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能听到撕纸、撕书和撕本是不同的声音。经过多次验证后,他们慢慢地建立起因果关系。有一个行为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那就是开灯和关灯,这种行为小孩子也是比较喜欢的,但这其实是培养孩子抽象的思维能力的基础。
而小孩子喜欢扔东西,是在建立他们的空间知觉。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叫空间知觉,正因为有空间知觉的存在,才能把水杯放到桌上,接住别人传过来的球,即使距离遥远,也能精确无碍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由于儿童年龄过小,他们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等各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不足,但在慢慢建立空间知觉后,这方面的能力就会提高,如果空间知觉能力不足,以后就永远学不会数学几何了。
3、爱唠叨,是个小话痨
有的父母抱怨家里的宝宝,刚会说话,天天化身小唐僧,天天小嘴唠叨不停,简直是一个“小话痨”,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是这样的,那么证明他的大脑发育是很好的,比较聪明。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相关研究证实,低智商儿童说话能力较差。有些IQ低于50的儿童甚至无法发展语言能力。因此,孩子爱说话是一件好事。
要让婴儿脑发育良好,父母就必须了解孩子脑发育的规律,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而不能盲目地去阻止。父母们应该知道大脑在0-2岁时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神经元连接建立的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除我们不阻止孩子的行为外,还要多给孩子外界环境的刺激,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可借助于脑力绘本开发大脑。
为在家2岁以下的宝宝,提供一套开发脑力的游戏绘本《宝贝脑力总动员》,这是一本专门为0-3岁宝宝开发脑力开发游戏,认知型绘本,由幼儿早教专家设计。整本书共10册,包括大搜索、躲猫猫、找不同种类的三种游戏。
每一册都有不同的认知主题,如动物园、形状王国、美丽的衣服、小朋友、幼儿园等。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醒家长2岁以下的宝宝认知能力有限,一天玩不要超过30分钟。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点击下方#在游戏中培养聪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