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戴琼海深度学习遭遇瓶颈,全脑观测启发下一
TUhjnbcbe - 2024/7/3 17:26:00
作者

青暮、陈彩娴编辑

陈彩娴目前我们还无法精细到神经元级别的观测,只能从功能层面理解大脑,但这些成果也启发了很多经典的人工智能算法,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启发自猫脑视觉感受野研究,胶囊网络启发自脑皮层微柱结构研究。在未来,我们能不能深入到神经元的层面研究大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8月29日至30日,主题为“智周万物”的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在位于江苏南京的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举办。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做了主题为《人工智能:算法·算力·交互》的特邀报告,从算力、算法与人机交互三方面展开了分享,指出光电智能计算是未来算力发展的一大候选,深度学习遭遇算力和算法瓶颈,全脑观测对于启发下一代AI算法至关重要,在人机交互的发展中,我们要谨记图灵的教诲,完善AI伦理,并且机器视觉、触觉的协同是一大技术重点。以下是演讲全文,AI科技评论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1光电计算推动AI算力飙升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特定学科的定义越来越含糊,交叉学科成为机器学习的特点。同时,人类在脑力层面进一步依赖机器,并逐渐把更多大脑思考和不可解析的问题交给机器来执行。这其中也涉及到“力量”的问题。但是,我们发现,在许多由机器辅助或代替人类处理问题的领域里,如无人系统、量子计算、纳米科技、物联网等,机器的“力量”还不够,原因在于:现有的许多模型和算法还达不到机器学习的需求。截止今日,人类在算力方面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年,Rosenblatt发明第一台基于感知机的神经计算机,“Mark1感知机”,仅包含个计算单元。这台感知机只能进行初步的数据分类,但无法进行更复杂的算法分类和数据分类,因为算力不够,后者需要用到更复杂的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低谷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模型性能差,二是算力不够。算力实际上就体现了软件与硬件应如何结合、发展。年,GordonMoore建立摩尔定理,提出: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翻一番。为什么每隔18个月就要翻一番呢?这是为了提高算力和算法的可实现性。随后,在年,芯片技术出现。这是信息时代最伟大的贡献。计算机芯片加上互联网,专家系统的投入使用成为一个新的里程碑。到了年,英伟达为了提升算力,提出使用GPU进行并行计算,于是出现首个名义上的GPU:NvidiaGeForce,算力为50GFLOPs。这为算力提升起到关键作用,也实现了人类脑力的迁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年,AlphaGo使用个GPU、个CPU,在围棋上战胜人类。包括后来年,AlexNet性能的提升也得益于GPU,并开启深度学习的黄金时代。由此可见,算力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关键影响。兴,算力也;亡,算力也。算力的不足,将会导致人工智能的衰落。在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和无人系统等领域,我们需要用到的算法和模型越来越复杂。其次,在互联网影视、短视频、网络直播等行业,据调查,流媒体视频占全球互联网下行流量的58%,年8月国内互联网终端数量突破20亿,每月超过20亿的注册访问量,每分钟高达个小时的上传视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军事AI的快速发展,军事技术对算力的需求也逐渐增长,然而电子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传统芯片瓶颈凸显。举个例子,在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的研发中,光纤牵引头是一个关键点,用于探路与开路,但由于算力不够,导弹的飞行速度被制约。如果算力能将飞行识别的速度提高到纳秒级、甚至是皮秒级,那么导弹的飞行速度就能提高。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对算力需求呈指数增长,如何从硬件与软件上提高算力,成为国内外科研者的研究热点。算力颠覆性提升、催生新国防武器和新应用也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体现。最近,MIT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CharlesLeiserson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heresplentyofroomattheTop:Whatwilldrive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琼海深度学习遭遇瓶颈,全脑观测启发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