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物理思维?家长别忽略,几招帮助孩子建立科学思维
我上大学的时候,想着能够勤工俭学,就找了份家教的兼职,这是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角度来看待别人,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思维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在正式上课前,我从学生家长那就了解到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弱项,对此我制定了合适的教学方案。然而在实际接触到学生后,我发现了这个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碰到自己不擅长的题型时就直接说“不知道”,不经过独立思考,想着老师为他解答,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惰性,碰到难题不再愿意独立思考钻研,故而造成成绩上不去。
“科学思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在理科方面的学习有些吃力
对于一些偏理的学科,孩子学起来比较的费劲,这是因为这些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需要孩子的大脑转换的快一些,思路要清晰,当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差的时候,跟不上思路,脑子转换的慢,学习很吃力,这就会被家长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笨,成绩差还学不会。
。
分类归纳演绎等能力较差
孩子对事物或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不能很好的分类和归纳,对他们来说是件困难的事。当孩子思维逻辑能力很强的时候,孩子会举一反三,会从另个角度思考问题,孩子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等都会有所提升。
如何培养高成绩孩子
做一些开发脑力的问题
孩子到了5、6岁这个年龄段已经可以开始上幼儿园了,可以正式的学到一些基础的知识,一直到初中,这期间孩子没有繁重的学业,并且孩子已经有了基础的学习能力跟简单的知识了,这个时期就可以选择给孩子做一些开发大脑增长脑力的问题了。因为孩子太小的话连字都不认识,是没法做这种问题的,只能够口头的配合游戏强化一下脑力,而从6岁开始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我们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开发孩子的大脑了。
让孩子接触高科技产品
现在很多的高科技产品围绕在孩子的身边。很多家长甚至会发现身边的幼儿运用智能电脑,手机甚至比自己熟练。现在孩子出生数字时代,很多的东西已经不能用过去的东西相比较。孩子们接触到,谈论到都是以前人们未曾涉及的东西。
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可以这样子让孩子又能接触高科技产品又不会被高科技产品所迷惑。带领孩子参观科学展览。在科学展览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这些最新产品具有最新的科技,还有精心的讲解,孩子们甚至可以在这里动手实操。对孩子来说,参加科学展览比去公园玩有意思多了。
掌握一些时间空间概念
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时间方位概念的建立,为逻辑顺序的建立,打开了一扇门。
什么样的物理启蒙才是适合孩子的启蒙呢?
这个问题也是李永乐老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作为“网红物理老师”,在科普了无数网友物理知识后,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打磨出一套适合5~12岁孩子看的物理启蒙科普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是一套适合学龄儿童的物理启蒙读物。
深入浅出,读着轻松,内容却涵盖初中物理“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又渗透高考题型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李永乐老师的编排下,通过从日常现象通达万物之理,这十册读物,实际上是给孩子讲的10堂科学思维课。
《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适用于3-10岁的孩子,可以对孩子的物理进行启蒙,同时穿插了数学、化学、科学、技术、工程等多门知识,既能增长孩子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教书的几年中,就培养了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被戏称为“永乐大典”,可见他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优秀经验。
物理知识虽千差万别,李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搭配专业漫画家轻松明快的图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具体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初中物理教材和试题中的熟面孔,它们在启蒙书中都以一种更友好的方式进行登场: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筷子的弯折实验、海市蜃楼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铁的磁感线方向。
声调的高低。
甚至初高中物理都会涉及的自由落体。
几乎是高考必考的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套书中,既有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也有发散性思考,每册书的最后还有“小读者来信”,可以让孩子通过别人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快人一步,在将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考入名校并拥有更多的无限可能,不妨给孩子看看这套书!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