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今年幼儿园入学的时候,闺蜜和我说了一件趣事,他家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开园第一天小朋友们进门之前要摸摸放在旁边的大葱。
闺蜜神秘兮兮地和我说:“这是盼着孩子聪明呢!”
听完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有这样的涵义。长辈对于孩子的祝福一般都是两点,健康,聪明。健康是身体上的,聪明嘛就得看娃的大脑开发了。
“糖妈,听说孩子3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我该做些什么呢?”
“请问,如何让我的宝宝变得更聪明呢?有什么绝招吗?”
面对这些急迫的想法,糖妈表示非常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都想让孩子变得聪明伶俐。
宝宝的大脑发育的确有黄金期,最为关键的就是0到3岁,也就是说,从出生时起到孩子差不多快要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是娃大脑最为蓬勃发展的3年。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过去医学界有观点认为:孩子的脑细胞数量在出生后就不会改变了,可谓是“出生定成败”。
不过这种理论很快被推翻了。
现在医学界公认的理论为:决定孩子聪明程度的不仅是脑细胞数量,更为关键的是脑细胞之间形成的有效连结,脑部发展不是“天定终生”,后天条件一样重要。
决定脑部发育的后天条件取决于这两点:
①看孩子是否摄入了充足的关键成长营养素。
②看孩子在后天是否接受了多元且适当的刺激。
现在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在营养上父母都会很重视,比如DHA、卵磷脂、蛋白质等等。
因营养而使得脑部发育迟滞的几乎不存在,那么孩子的智力比拼其实就集中在后天的“训练”上了。
0到3岁是娃大脑发育的黄金三年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3岁,是其大脑发育迅速崛起的三年,婴儿刚出生时,大脑只有成人的25%。
到了3岁,小朋友的大脑就有了成人的80%。短短3年成长了3倍多。
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
到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3岁的时候小脑发育基本成熟,3~4岁神经髓鞘化基本完成。
俗话说“三岁看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在此期间,确切地说是从孩子2岁到3岁之间,其神经形成的网络连结是最多的时期。宝宝在这段时期会进行多重连结。
▼举例:
比如从家到公园的路程,妈妈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先去婴儿店再拐去公园,一种是经过菜市场再去公园,还有一种是从家直奔公园。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对这三种路径都会有印象,就此建立了三重神经网络连结。
随着不断刺激和经验的增长,宝宝发现他最想去的就是公园,那么前两种神经连结就是无效的,大脑就会自动剔除掉。
大脑发展的过程如何解释?
就是不断地去除无效连结,理清和创立有效连结的过程,有效连结越多,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越高!
如何操作?
因此,对于3岁前的小宝宝来说,家长就是要让其充分调动起各种感官,多听、多看、多触摸、多爬、多体会,去利用各种感官在活动中得到刺激,使得大脑的神经突触大量连结与生长。
如何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
有的人认为孩子真正学知识是在小学以后,在小学之前以玩为主,谈不上什么大脑开发,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糖妈不主张孩子在幼年时承受过重的学业压力,将幼儿园课程小学化,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忽略掉孩子的大脑发育关键期。
我也不主张必须将孩子送进早教班,认为这样才能对娃进行有效刺激,在我们身边,每一位父母,掌握好方法都是可以在家训练的。
1)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
宝宝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疼爱,他的生存本能就不会得到均衡的发展。
就拿哭泣这件事情来说。有时父母为了锻炼孩子,不想让娃太过依赖父母,狠心看着宝宝哭泣而不理会,这样做是不对的。
对于还不会表达的宝宝来说,哭就是他的语言,是他和父母、他人沟通的方式,家长放任不管,等于自行关闭了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大脑为了保护自己,会让保护的本能反应过度。
如果长时间处于冷漠和吵闹的家庭,孩子可能就会关闭掉沟通和交流的途径,变得小心翼翼和形成思维闭环,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
家长错误的做法会害了他。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展开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多和宝宝说话,宝宝哭泣时要尽快查明原因,予以解决,不要置之不理,不要吝惜对孩子表达你的爱。
此外父母还要明确一点,人的互动要远远强于物的互动,不要为了省事就把手机、平板电脑扔给宝宝,而是和孩子进行有问有答、有来有去的游戏互动。
2)鼓励孩子多探索、多尝试
不要对孩子实行过度保护,尤其是不要阻止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鼓励孩子多探索、多尝试,充分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身体各个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
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户外的环境不仅可以增加视觉刺激,还能促成宝宝大脑的有益开发。
而在跑跳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化动作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3岁之前孩子会触发多个敏感期,比如感官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培养,必定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对孩子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赞美,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提高孩子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总之,大脑发育的黄金三年,千万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