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http://www.kstejiao.com/m/0-3岁是人的大脑生长发育特别快的时期,也是非常好的教育时机。婴儿都有巨大的适应性学习能力,3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下,婴儿的智力发展日新月异,此时最易获得知识和行为经验,也是学习的关键期。心理学有个印刻效应,是由奥地利比较行为学家劳仑兹提出的。他认为,初生婴儿从外界获得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动物的学习(不仅限于人类的所有动物的学习),特别是刚刚诞生时的学习,表现出印刻似的现象。”例如,野鸭、鹅及鸭子等动物的幼崽具有这样的本能行为——把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目标作为追逐的对象。雏鸭最初看到的在动的东西常常是母鸭,雏鸭跟着母鸭走是保卫自己生存安全的最佳方式,这是一种合理的行为。这里必须加以修正的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些雏鸟一生下来就追逐自己的母亲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可是现在我们发现它们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法则——印刻效应,即这些雏鸟最初只要看到任何移动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会跟着跑的。比如,那个运动物体是人,它就跟着人跑;是个玩具动物,它会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看一眼,拼命地朝着玩具动物追去……劳仑兹所说的“印刻效应”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为这也同样适用于婴儿。所以,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既然早期教育如此重要,就有很多家长不遗余力地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哪怕是价格昂贵也在所不惜。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开发孩子大脑的教具。利用食物练习分类能力每当吃一种食品时,家长都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点。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家长可以将几种食品混合起来,让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颜色、口味、用途、形状来进行分类,还可以通过分类问孩子:“还有什么?”“什么可以替代它?”“什么和它有一样的用途?”“除了吃,还能用来做什么?”这样,既练习了孩子的分类能力,还练习了发散思维。利用寻常可见的小物品练习空间认识能力当孩子早上起床时,家长可以问孩子,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左脚应该穿哪只鞋,右脚应该穿哪只鞋,并分别找出来。平常用过的小塑料瓶不要扔,清洗干净,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1岁之内的孩子可以练习将小瓶放在大瓶里,或将糖放在小瓶子里,练习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1-2岁的孩子可以练习将小瓶子按大小搭成宝塔,洗澡时将它们放在水里,在一个瓶子里放入石子,让其沉入水里,让孩子通过漂浮的瓶子将浮力的信息提前储存在右脑里。通过以上游戏,孩子不但玩得开心,也学到知识了,不过,玩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玩具要一起回家休息,宝宝要帮助它们回家,让孩子养成玩完玩具收拾好的习惯。另外,一定要注意小物件,不要让孩子吞咽了。逛街时练习图形认识能力带着3岁的孩子走在街上,看见大广告牌,可以告诉孩子这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问问孩子家里有什么东西也是这个形状的。孩子可能说桌子,也可能说是电脑屏幕。看见孩子玩的皮球,可以问孩子哪些东西和球的形状一样?孩子可能说苹果、气球、妈妈的脸等。不管说什么,只要对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如果孩子能不假思索地说出很多种,就说明孩子的思维流畅性很好。依次类推,其他形状,也可以这样认识。过家家游戏练习孩子形象扩展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游戏或是角色扮演游戏。医院看过病,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看病游戏。妈妈当“孩子”,孩子当“医生”,通过“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让孩子在联想或表演中,认识“医生”、“孩子”、“护士”的形象。家长也可以装成哭哭啼啼的样子,或是不愿打针和“医生”对话。通过游戏,让孩子提高形象认识能力,练习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同理心,减轻或克服找医生看病、打针的恐惧心理。这种角色扮演游戏,还可以用在孩子入园后。由于孩子刚入园,有些事情可能也表达不清,回家后,妈妈和孩子可以玩入园游戏。就是孩子当老师,妈妈当小朋友,演练一下当天在幼儿园的生活。这对于家长掌握孩子在园里的情况很有帮助。实际上,生活中充满了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开发大脑的方法就在其中,我们要做个用心的家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灵活机动、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促进其大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