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得多的孩子被家长成为“熊孩子”。很多时候,“熊孩子”的一些表现常常让家长感到头疼。其实,在家长眼里,孩子身上的一些“坏毛病”不一定是坏习惯,家长可别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忽略一个脑力超常的孩子。
众所周知,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对儿童研究十分透彻的一个机构,在育儿领域有很大的权威性。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研究发现,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大脑是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而之所以孩子的脑力能得到开发,除了生理上的原因,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也会帮助孩子开发脑力。
可见,所谓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而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脑力超强的孩子的表现并不一定有多好,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四个“坏毛病”,不用过度担心,这可能是孩子脑力超常的表现。
孩子脑力超常的四种“坏”表现
1、脾气犟,经常反驳父母
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够对自己言听计从。可总有一些熊孩子喜欢和自己“对着干”,经常反驳自己,而且比起也特别犟。说到这,让我想到了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能有今天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一个犟脾气。因为他的“倔”脾气,他从著名的哈佛大学拒绝,这让很多人纷纷表示不理解。直到他最后成立了微软公司有了,有了成就,大家才对他退学的行为表示理解。
有的孩子经常和父母“犟嘴”,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是一种着急的表现。其实,孩子在反驳父母的过程中,说明他有自己的思考,并且有主见。家长应该多些倾听,而不是组织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有很强的破坏力
你家孩子今天“拆家”了吗?家长认为玩具是用来玩的,而在孩子眼里,玩具却是用来“拆”的。在家长眼里,家里的东西是供大家使用的,而在孩子眼里也是拆的。总之,在孩子的世界里,似乎“万物皆可拆”。这让家长又生气又“心疼”。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世界是十分纯洁的,所以他们的本意一定不是破坏,而是改变。他们一方面想探究事物的究竟,一方面想改变事物,所以就有了“拆家”的表现。其实,这说明孩子有很强的创造力,同时也锻炼自己的思维水平。
3、活泼好动,坐不住板凳
在家长眼里,学霸的燕样子应该是拿起书本,安安静静地坐在板凳上读书的样子。自己家孩子,连坐都坐不住,更别说是好好读书了。其实,有一项研究发现,学霸并不一定是靠死记硬背来取得好成绩的,真正的学霸是可以在快乐中学习的。
孩子“坐不住板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强恰恰是孩子脑力超常其中的一种表现。
4、喜欢调皮捣蛋
“熊孩子”这个别致的名称,对这类孩子来说可谓是实至名归了吧。有点孩子总喜欢使用自己的小伎俩“捉弄”别人,而且有时还不听家长的劝告。通常,这类孩子在家长眼里是最难管的孩子,也是被家长“误解”最大的孩子。
其实,孩子在调皮的时候,如果没有犯什么大错误,一些“小打小闹”是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的。孩子在想“好点子”的时候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开发了自己的脑力。
孩子身上的一些所谓的“坏毛病”,在没有触碰原则时,家长不要过多的干涉,在这方面,适当的“放养”更利于培养优秀的孩子。有时候,家长也可以找一些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开发脑力。
想让孩子脑力超常,家长可以使用这些方法
1、给孩子买一些可以DIY的玩具
在选择玩具的时候,家长不要仅仅注重新鲜有趣,还要注重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帮助。对于喜欢拆玩具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积木或者其他孩子可以DIY的玩具,让孩子自己制作想要的效果,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而开发脑力。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和家长的意见不同时,家长不能实行专制,要倾听孩子的意见,与孩子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自己和孩子的想法都对,那么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做主。如果孩子的想法有错误之处,那么家长要致命原因,让孩子明白。这样,家长才算是帮助孩子开发脑力,而不是阻止。
其实,智力虽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但是却是一个人成功的条件。与其说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不如开发孩子的脑力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