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让孩子学会飞翔知识和能力辨析
TUhjnbcbe - 2025/8/1 22:0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建议#

知识和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都必须正视而且要认真处理的重要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尤其应当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使二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力纠偏差和失误,以免出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不成比例的现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第二十条“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通过具体详明的阐述对我们进行了谆谆告诫,在他自身许多事实经验的基础上,苏氏指出了这一悲情状况,分析了误区成因并给出了改进建议。阅罢苏文,我更增强了认识,也理清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苏氏看来,学生拥有了掌握知识的工具时,也就具备了所需要的能力;当学生缺乏这种能力时,老师如果贸然把知识教给他们,就会出现知识和能力之间关系的失调。他做的失调定义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些教学误区:如填鸭式、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等。有些学校和教师为了升学率、高分数,学校之间、师师之间为了一争高下,也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诸如此类的急功近利,往往使人陷入教育教学误区,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可悲局面。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如火如荼,广大教师端正了思想认识,觉悟也越来越高,积极尝试课改,努力探索教法,这都是应该肯定和发扬的。但是,谁能避免不再出现上述那种关系失调的情形呢?临床教学中,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的,不管是出于功利思想还是惯性使然,也不管你平时在处理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方面做得怎样,读过苏氏这篇文章之后,都应该对自己有个深刻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关系的问题上,教师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一定的教学能力,是很难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均衡发展的。而且,我认为小学教育是最容易让教师们滑入这一偏颇的。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力都处在脑力劳动的初期,他们最为缺乏的是抽象思维、加工、提取、总结和概括的能力,而模仿盲从的天性则相对较强。老师的指令、教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方向和结果,没有深度的教学容易将学生拉进“鹦鹉学舌”的泥潭。我觉得苏氏列举的一些教学症状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不乏其例。

此文既然是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为主要论述内容的,我们就以此来追踪一下大师的发现和见解吧。首先他要求小学生能够流利地理解地并伴有思考地阅读,学生能快速把握所读词句以至段落并理解其意义。具有这种阅读能力是再向他们传授新知识的前提。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词句都读不准、读不好,含混不清、坑坑洼洼,他(她)怎么可能顺利地接受并掌握住新知识呢?囫囵吞枣式地咽下被强塞进去的知识,结果只能是“不消化、肚子胀和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向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翼。阅读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如默读、朗读、有表情的诵读等。这也是教学大纲对学生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是看写或听写阶段,此阶段的能力要求是:学生能把听到或看到的内容择其重点和细节快速地记下来;这是更高一层的功夫境界。只有对语言具有了熟练的感知和应用能力,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一过程同样伴有思考而且还要联想:词句一经写出,脑海中便能跃现出一些表象、形象、画面、场景、事实等,这种听写能力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就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未必能做得完满;但对小学生来讲,只是就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应达到的水平层次而要求的。苏氏重在养成学生的能力,他练习学生的阅读和听写,别出心裁,进行一系列的大量练习,旨在强化并培养学生具备逻辑的思考性的独立学习能力.师生做不到这一点,就意味着教和学的失误及由此导致的失败。表面看来,似乎学生能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了,但他们并没真正掌握住知识,实际情况可能是智能迟钝、思维混乱,知识不成体系、支离破碎、肤浅粗陋。因为他们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指令,机械地阅读学习,还不能形成能力并以此去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长此以往,其智力得不到真正的开发,能力自然也难以得到应有和长足的发展。

多少年来,语文教学大纲一直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均是如此,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环环相扣的动态过程。为什么会出现学生的知识和实际能力脱节的不景气状况?恐怕不止是语文学科的独有症状吧。

至此,老师们也许到了惊悚时分,不禁要怀疑了:自己的付出和结果就这样不成比例,令人悲催吗?但客观现实就是这样。因为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心态,漠视了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没能合理把握住学生知识和能力比例关系之间的度。在他们的能力火候未到之时就强压式地训练,其结果大都属于揠苗助长、适得其反了。我在这里并无意指责一些老师,只是借机就教法问题提个醒,以免出现“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的可悲局面。教师们如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学生幸甚、教学幸甚。

鉴于此,在阅读乃至在任何学科的学习方面,我们再不能满足于表层的虚幻的胜利,而应时常对学生考量、对自己反思。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否齐头并进,是否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反思自己是否依照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智力发展规律而选择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决不能形而上地为教书而教书,而需要把造就学生能力作为最高目的,学习借鉴一切先进的教法和经验,为他们量身打造一整套切实可行、促进智力和能力发展的高效教学策略和手段。毕竟知识是为能力服务的。知识学得再多再丰富,如果不会恰当很好地利用,那么这样的人只能是储存知识的机器和工具。既然我们不想培养流水线一样的“机器模型”,不想贻误学生的前程,想为国家培养出活力四射、才情迸发的未来专门型人才;那么就把教学的重心偏移到能力培养上来吧。惟其如此,孩子们才会具有高强的本领,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孩子学会飞翔知识和能力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