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美国育儿方面的临床医学家戴维.安德雷格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初次做父母的人,身上都会表现出一种被称为“育儿焦虑症”的现象,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这种现象会变得弱化。在中国,二孩政策未开放之前,城市家庭基本上都只能抚养一个孩子,从孩子出生,到如何选择幼儿园,再到将来上大学、找工作,基本上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要操心和忧心的事。加之日益多元化的竞争环境,不断催生出“狼爸”“虎妈”,似乎只有对孩子狠心,才能培养出精英。孜孜是个高知家庭的孩子,父母希望他这一生能孜孜以求,徜徉知识的海洋,于是把这一期望,融入了他的小名中。孜孜降生至今,从脑力开发,到艺术修养;从体能塑造,到深度阅读,其父母多方培养,没有一丝松懈。高强度的训练,让孜孜很早就脱离了稚趣,平日里也鲜见他露出笑容。就这样父母还不放心,觉得孜孜如果只掌握一门外语,将来可能无法适应留学生活,打算让他再学习一个小语种语言。到底是什么让父母们患上焦虑症,让孩子过早背负起学业重任呢?一、是什么导致父母患上“育儿焦虑症”?纵观当下各类培训机构的兴盛,可以看出,父母们希望塑造多能子女的愿望有多么强烈。社会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和对孩子未来如何生存的恐慌导致了如今的父母出现多发型焦虑。1.竞争加剧拉拉所在的幼儿园最近要参加市里举办的儿童环保画大赛,拉拉的妈妈本以为,她们用废旧材料组合的画作十分切题了,可老师却说,拉拉上交的画作立意不够新颖、主题也不鲜明,虽然使用了废旧材料展现出环保意识,却没能表现出更有深度的内涵。拉拉的妈妈感到很不满,质问老师,这些要求是年仅4岁的低幼儿童能表现出来的吗?当老师拿出幼儿园获得第一名孩子的画作时,拉拉的妈妈无语了——这副梵高的星空,被孩子用染过色的棉花、花园里捡来的枯枝、还有他妈妈的化妆棉棒组合而成,既做到了废物利用,又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拉拉的妈妈一下觉得不是拉拉画不出这样的画,而是自己没有尽到培养塑造的责任。2.生存恐慌明月在家庭聚会上得知,大姨家的儿子最近从国外留学回来了,可2个月了,表弟竟然没办法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现在只能窝在家里啃老。明月比表弟大了10岁,当时看着他高考、出国,还给爸妈抱怨过,都怪自己没好好努力学习,否则也有机会出去看看。结果表弟镀金归来,还不如她这个三本的大学生。但明月的自豪没能持续多久,她很快就开始担心已经快要上小学的女儿,这留学生找工作都这么难,女儿将来不是更难?当晚明月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决定还是得给女儿多报几个培训班,强化孩子的技能,也许将来能用得着呢。育儿焦虑症的出现让本来就以家长制居多的中国传统家庭,涌现出更多的“虎妈”“狼爸”,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些家长高强度训练自己的孩子,曾经在网络上引发争议的“8岁孩子累死补习课堂”事件,就是这种高压环境的残酷现实表现。那么,“虎妈”“狼爸”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较为明显的特点呢?二、“虎妈”“狼爸”有哪些较为明显的特点?对于一些和孩子说话总是温柔耐心的父母不同,“虎妈”“狼爸”从字面来看,就带着一股凶狠劲儿。这样的父母奉行严字当头,时刻都对孩子保持严苛的态度,同时认为只有打,才能让孩子学会服从。1.奉行严字当头有的父母对孩子极度严厉,拿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和角度去衡量孩子、看待孩子,不仅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还容易造成孩子怯懦、畏缩的性格。奉行严字当头的父母潜意识当中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他们认为在家庭这个“微缩社会”中,孩子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敬畏。严并不一定是塑造孩子,而是让孩子唯命是从。2.认可棍棒孝子“虎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美籍华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身上。蔡美儿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制定了十大戒律,并采取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手段,要求孩子沿着她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后来,以蔡美儿为代表的这一类母亲,就被称为“虎妈”。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对孩子如此要求的父亲,被称为“狼爸”。“虎妈”“狼爸”十分认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认为只有打,才能让孩子服从管理,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从某个角度来看,似乎他们教育的孩子确实守规矩、有技能,可是对于孩子本身的身心健康,“虎妈”“狼爸”的教育是否有益呢?三、“虎妈”“狼爸”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有益?“虎妈”“狼爸”的教育,并非能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一个人的成功是各方面条件共同作用所致,“哈佛女孩”“耶鲁男孩”仅仅是个例,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反而,“虎妈”“狼爸”的高压教育方式,会给孩子的童年带来毁灭性打击,让孩子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甚至出现精神疾病。1.毁灭童年我们经常会看到文学作品中形容童年是金色的,因为金色是贵重金属的特质,金色童年代表着这个阶段的珍贵。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短暂的童年也是一闪而逝。严苛的教育将让孩子过早成人化、成熟化,毁灭了本该饱含欢乐的童年。2.精神疾病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某医院发布了针对儿童精神障碍的调查,发现在随机选择5小学的名儿童中,精神疾病总罹患率达到11.97%。更窘迫的现实是,在如此大比例的背后,是我国近3亿的儿童青少年基数。数据还显示,目前成年人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中,有一半以上是在15岁以前起病。从临床上看,1/3的成人精神疾病都能在童年找到痕迹。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人,和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联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那么,“虎妈”“狼爸”所可能导致的恶果,显而易见了。在中国,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身为父母,没有任何育儿经验,产生焦虑有情可原。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积极学习、补充育儿知识,交流探讨育儿方法,借鉴可行的育儿技巧,同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找到自己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生。互动话题:您身边是否有“虎妈”“狼爸”出现?您对这种教育方式如何看待呢?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为孩子寻找更为契合的教育方法吧。------------------------------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蕾妈留言,蕾妈将根据用户留言做出最专业的解答,用专业的知识为大家解决育儿过程中烦恼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