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创新劳动教育科技引领劳动未来
潍州麓台学校
劳动托起“中国梦”。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更要善于劳动,有创造力的劳动,不仅需要体力劳动,还有要脑力劳动,积极实践陶行知所倡导的“在劳力上劳心”的劳动教育,夯实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在此基础上,潍州麓台学校准确理解劳动教育、科技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劳动+科技”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编程协作,以劳树德
学校力求打破劳动教育与课堂之前的界限,让劳动教育走入课堂,深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在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编程课中,孩子们有个好朋友,它就是小瓢虫智能机器人,孩子们走进小瓢虫的编程世界中,在“一起逛菜园”的主题中一起为苹果树驱虫,和好朋友小兔子一起拔萝卜、收白菜送给森林中的其他朋友,在“一起来采购”主题中,和小瓢虫一起,完成妈妈安排的采购任务,在设计编程路径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学会分工与合作,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二、科技助力,以劳增智
学校每年举办的科技节活动,也是同学们实践“劳动+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科技节活动围绕利用身边的“废物”来创新劳动方式,让生活更便利,让劳动更轻松、高效。在已经举办的三届科技节活动中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劳动+科技”科创作品,“路上自动除积水仪器”,能感应到路面水位,在高于预设水位时会启动螺旋进行除水,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电磁自动烤肉机”利用电磁之间的关系,实现“自助烤肉”,解放大厨的双手,“智能感应垃圾桶”可以根据距离感应自动打开盖子,避免扔垃圾时把手弄脏,“智能遥控搬运车”可以代替人类搬运重物和危险物品,提高了搬运的效率,“勤劳的海洋清洁工”可以自动吸附海水中的垃圾,并将海水过滤,更是完成了非常困难的海上劳动作业,这些都是学校科技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创作成果。这些作品来源于他们的生活,极具童真和创意,同时也极具实用性,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的效益和效率,作品多次参加区科技节,省创客大赛、全国电脑制作活动,屡获殊荣。
三、社团增益,以劳提升
01
02
03
04
05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