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的中国考生来说,备考GRE就是在备考Verbal,Verbal由填空(20题)和阅读(20题)两部分题目组成。如果能将考试中的20道填空题全部做对,Verbal部分可以拿到-分,想要冲击高分的同学,阅读部分务必攻克,逻辑单题也不能放弃。
但备考GRE逻辑单题时,部分同学对逻辑的概念比较模糊,基本依靠单纯的翻译来解题,这样的效率不高,同时也常常会做错题。逻辑单题需要逻辑的专项训练,也建议同学们在备考GRE时,尤其是前期,多做专项训练,集中练习某种题型,掌握方法,让思维方式得到彻底训练,学会如何用大白话转述内含复杂逻辑的长难句,学会逻辑推理,学会举例类比,这样才是真正弄懂了每一道逻辑题!
试试看,下面这道逻辑单题谁能做对?
Passage:
Adecreaseinface-to-facesocialcontactcanprecipitatedepression.TimespentusingtheInternetcannotbespentinface-to-facesocialcontact,sopsychologistshavespeculatedthatsharplyincreasingInternetusecancausedepression.StudiesofregularInternetusershavefoundasignificantlyhigherincidenceofdepressionamongthosewhohadrecentlydoubledtheamountoftimetheyspentusingtheInternetthanamongthosewhoseusehadnotincreased.Hence,thepsychologists’speculationiscorrect.
Whichofthefollowingisanassumptiononwhichtheargumentdepends?
A.Ingeneral,thereasonthatthepeopleinthestudieshaddoubledtheirInternetusewasnotthattheyhadearlierexperiencedasignificantdecreaseinopportunitiesforface-to-facesocialcontact.
B.Asharpdecreaseinface-to-facesocialcontactistheonlychangeindailyactivitythatcanleadtoanincreasedincidenceofdepression.
C.UsingtheInternetpresentsnoopportunitiesforpeopletoincreasetheamountofface-to-facesocialcontacttheyexperiencedintheirdailylives.
D.RegularInternetuserswhoaredepressedwillexperienceanimmediateimprovementinmoodiftheysharplydecreasetheamountoftimetheyspendontheInternet.
E.BeforetheydoubledthetimetheyspentontheInternet,thepeoplewhodidsowerealreadymorepronetodepressionthanareregularInternetusersingeneral.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白话版解析
文章部分
第一句话:
Adecreaseinface-to-facesocialcontactcanprecipitatedepression.
如果一个人花在面对面社交接触上面的时间减少了,就可能会导致这个人得抑郁症。
第二句话:
TimespentusingtheInternetcannotbespentinface-to-facesocialcontact,sopsychologistshavespeculatedthatsharplyincreasingInternetusecancausedepression.
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就不能花在面对面社交上了,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就推测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大量增加上网时间,可能会导致人得抑郁症。
这些心理学家没有进行实验,而是根据已知的规律(即文章第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花在面对面社交接触上面的时间减少了,就可能会导致这个人得抑郁症”),再使用演绎推理(具体属于“假言推理”,这里我们不展开细讲),得出了结论。他们的推理逻辑如下:
大前提:花在面对面社交接触上面的时间减少就会导致人得抑郁症
小前提: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就不能花在面对面社交接触上了(所以大量增加上网时间必然导致面对面社交接触的时间减少)
结论:大量增加上网时间会导致人得抑郁症。
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与“归纳推理”相对。演绎推理分为几种,有“三段论推理”和“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
补充两个演绎推理的示例:
例1(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所有恐龙都不会飞。
小前提:霸王龙是一种恐龙。
结论:霸王龙不会飞。
例2(假言推理,本道题中那些心理学家使用的推理方法就是这种推理):
大前提: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是0,那么这个数能被5整除。
小前提:这个数的末位是0。
结论:这个数能被5整除。
例3(选言推理)
大前提: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
小前提:这个三角形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结论: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第三句话和第四句话:
StudiesofregularInternetusershavefoundasignificantlyhigherincidenceofdepressionamongthosewhohadrecentlydoubledtheamountoftimetheyspentusingtheInternetthanamongthosewhoseusehadnotincreased.Hence,thepsychologists’speculationiscorrect.
一些研究以经常上网的人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是这样做的,把经常上网的人分成两组,叫一组人近期把上网的时间翻一倍,另一组人近期保持上网的时间不变。然后看两组人得抑郁症的概率哪组高,哪组低。结果是第一组人的抑郁症的概率高。所以本文前面说的那些心理学家给出的那个推测性结论是对的。
这第三句话是第四句话是这个passage的narrator的推理,他根据实验结论,得出了结论——大量增加上网时间会导致人得抑郁症。这个结论和之前心理学家的结论相同。narrator的推理,和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相同,但是使用的方法不同。narrator用的不是演绎推理,而是归纳推理。他的推理逻辑如下:
根据一个设置了对照组的实验,观察到:上网时间翻倍的人,得抑郁症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大量增加上网时间会导致人得抑郁症。
归纳推理(inductivereasoning)是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对。
补充两个归纳推理的示例如下。
观察到:学校操场上的冰是冷的,公园椅子上的冰也是冷的。
结论:世界上所有冰都是冷的。
观察到:我去过五个国家,见过五种不同的天鹅,它们都是白色的。
结论:世界上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题目部分
题目问narrator的论点要依赖以下哪个前设(为真)?
首先找到题干中的theargument是文章最后一句话“Hence,thepsychologists’speculationiscorrect”.也就是第二句话中的“sharplyincreasingInternetusecancausedepression”(如果一个人大量增加上网时间,可能会导致人得抑郁症。)。
A选项说“总的来说,实验研究中的那些把上网时间翻倍的人,并不是因为在实验之前他们的和人进行面对面社交接触的机会大幅减少才在实验过程中把自己的上网时间翻倍的。”这个选项是正确选项。这里不看心理学家们的推理,只看narrator的推理。这个推理基于实验结果是有效的。如果A选项的情况不为真,即如果参加实验的这些subject,在实验之前和人面对面社交接触的机会大幅减少,仅此一条,就可以导致这些人得抑郁症的概率大大增加。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知道这些subject在实验结束后,得抑郁症的概率确实大大增加了,我们却无法知道,这究竟是因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把上网时间翻了倍,还是因为他们在实验之前面对面社交接触时间大幅减少导致的(因为passage的第一句话已经说了,面对面社交接触会导致人得抑郁症)。即他们得抑郁症,到底是实验过程中他们做的事导致的,还是实验前他们做的事导致的?就搞不清了。所以科学家在实验设计时,就必须排除后一种可能。即A选项这句话的情况必须为真。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说“在人的日常活动中,能导致人患抑郁症概率增加的,只有面对面社交接触这一种原因。”即使B选项这句话不为真时,即“有其他活动也确实会导致人得抑郁症”,也不影响narrator的结论。narrator的结论不是“只有增加上网时间这一件事会导致人得抑郁症”。
C选项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无法增加面对面社交接触的时间”。假如这句话不为真,即人在上网时可以增加自己面对面社交接触的时间,那么文章中提到的实验中的那些把上网时间翻了一倍的人,实际上是增加了一部分上网时间;也增加了一部分社交接触的时间(再根据文章第一句,这是一个会导致其患抑郁症的概率降低的因素)。而实验结果是什么呢?实验结果是那些把上网时间翻了一倍的人,在存在一个会导致其患要抑郁症的概率降低的因素的情况下,其患抑郁症的概率仍然大幅增加了,这更说明上网时间增加对人的危害。这说明C选项这句话不为真时,实验结果将更加支持narrator的论点。所以narrator的论点不需要依赖C这句话为真。
D选项说“经常上网的人如果猛地减少上网时间,情绪可以立刻得到改善。”即使这句话不为真,即“经常上网的人如果猛地减少上网时间,情绪并不能立刻得到改善”,那这也只是出现了一个文章中实验结果有点相反的现象。如果narrator知道了这个现象,可能会影响他做结论,但narrator得出文章中的结论并不一定要assume“经常上网的人如果猛地减少上网时间,情绪可以立刻得到改善”,才能得出结论。所以D选项不是一个narrator的论点必须依赖的assumption。
E选项说“(实验中)那些把上网时间翻倍的人在实验前,就比普通因特网用户更倾向于得抑郁症。”如果E选项的说法不为真,即“(实验中)那些把上网时间翻倍的人在实验前,并不比普通因特网用户更倾向于得抑郁症”,即“(实验中)那些把上网时间翻倍的人就是跟普通因特网用户差不多”,那这正是实验设计所需要的。也就是说E选项取反,才是Narrator结论所必须依赖的前设。所以E选项错误。
快来拯救你的逻辑
为了帮助同学们攻克这类逻辑单词,冲刺GREVerbal高分,TD在12.26至12.29的4天时间里,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次「GRE逻辑单题抱团群刷」活动,和同学们一起来一次逻辑的强化训练吧!和学霸一起,见证高手的做题思路,不再自己孤独的闭门造成苦思冥想搞不懂的GRE逻辑了~
群刷亮点
?1.精选GRE逻辑单题中3大类型+Hard题目,逐级打怪,步步升级TDGRE教研组根据GRE逻辑题的类型,挑选出典型的3大GRE逻辑单题类型,最后一天为大家准备了大Boss级别的逻辑难题,带领大家逐级训练,攻克乃还。所用题目全部来源于GRE阅读机经真题,不用模拟题。
Day1:假设类(assumption)Day2:削弱类(iftrue,weakens/undermines)Day3:功能类(roles/functionsofhighlightedportions)Day4:Hard题目群刷用题部分预览
?2.高分助教+学霸老师,讲练结合稳步提高我们认为“没有反馈的练习是低效的”,讲练结合方能真正提高!
在本次群刷我们邀请了GRE高分助教和TDGRE教师-梅园老师来进行题目串讲,群内每日会准时发送当日练习题目,晚上群内会有群刷题目的讲解,做到有练习,有讲解,时刻帮助同学真正提高。
梅老师简介
?3.考前优质社区氛围,有陪伴有进步或许你备考了很久,却从来不知道「被陪伴」的感觉。在这里你将与数百名备考GRE的考生们共同奋斗,相互鼓励,陪伴学习,还能获得TD实时更新的无条件干货分享。
当然如果足够幸运,你也许还能找到同赴一个考场的“战友”、甚至于一段深厚且有意义的友谊。
往期TD社群的陪伴与被陪伴
?4.对*激励,告别拖延症
除去优质题源和名师助教讲解之外,我们还加入了对*refund激励机制,助力告别拖延症。
在本次群刷中,只要你每天完成对应习题并打卡,即可拿到全额refund,相当于免费参加!
?5.赠送GRE真题,用干货让你进步
本次群刷除以上亮点外,我们还准备了『GRE阅读机经真题』的干货赠送给大家,参加就送!TD就是爱你萌!
赠送福利资料部分预览
参加方式
本次语法群刷将从12月26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持续4天。每日安排如下:
北京时间00:00:群内发放对应知识点真题;
北京时间00:00-19:00:学生自主练习;
北京时间19:00-19:30:高分助教或TD教师梅园老师群内准时上线,讲解对应练习题。
注:群刷前三天的晚上将由高分助教上线讲解对应题目,最后一天将由TDGRE教师梅园老师上线讲解。
单人*金59元,3人成团即可以9元/人的形式入局;4天全部打卡即可全额refund,相当于免费参加!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成功后主动添加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