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刚到,各类培训机构又开始打着“激发大脑潜能”招牌,在中小学校里神出*没。他们依据的无外乎是近年来流行的关于大脑潜能的判断——“普通人的大脑只使用了10%,剩下的90%还有待开发”……但就是这一点,面对焦虑的家长,屡试不爽。
普通人的大脑使用率超过10%会是什么样子?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人脑开发率超过10%时,就仿佛如有神助,可以升华到爱因斯坦的级别。
而吕克·贝松的经典电影《超体》中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图景。
斯嘉丽饰演的女主人公Lucy在阴差阳错中,被黑帮喂下了神秘药物CPH4,为我们展示了大脑潜能极短时间内暴涨至%使用率的全过程。在大脑潜能不断开发的过程中,Lucy逐渐可以瞬间明晓多种外语,并能窥视到物体的能量流动,最终可以穿梭时空直达宇宙的空间与时间尽头,并在剧终时化为量子态,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所以,这种“10%传说”真的靠谱吗?
据考究,“10%理论”最早出自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之口。
在詹姆斯的一部著作中层提及,“普通人只发挥了其潜在智能的10%”。暂不论詹姆斯得此结论是否有详实科学依据,之后以讹传讹,詹姆斯最初所指的“综合心智”被彻底曲解为大脑潜能。
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右脑革命》中将这种讹传发扬光大,坚持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够聪明,是因为我们荒废了90%以上的大脑”,并在日韩和台湾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超体》中所谓能开发大脑潜能的CPH4的确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即6-羧基四氢蝶呤,属于一种小分子核苷,与剧情不同的是,大剂量服用可能会造就一个“傻子”。
当代医学认为,如果人类大脑真的只能开发10%的比例,那将在进化中逐渐缩小,而当代人类脑容量的大小远超猿人时代,流言也就不攻自破。
那么,我们可以完整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虽然在科学界已经证伪“普通人大脑利用率只有10%”,但大脑的复杂程度依旧为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叹为观止。
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高达亿。
瑞士“蓝脑计划”主管、神经系统科学家亨利·马克拉姆称:“我们发现一个我们从未想过的世界,大脑中存在数千万个几何结构,它们可达到7维空间,甚至对于一些几何结构,可以达到11维空间。”
如此复杂的神经元系统控制下的人类思维,我们能否真正认识自己?
现代科学暂时并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给出确切答复。但是心理学对此的部分研究却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以前文提到的大多数人坚持认为自己的潜能只开发了10%为例,他们坚定地认为人类对于大脑的利用还处于低效率状态,众多的脑力资源还埋藏在大脑深处。这在心理学上即称为“潜能错觉”,是一个典型的无法自知自己大脑实际情况的案例。
那你知道自己的大脑里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自己所知的秘密吗?
长按下图识别